郭明
摘 要:“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將以轉型發展為主線,對傳統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這對基于資源優勢,建立在傳統產業結構上的山西對外貿易來說是突破當下不良發展境況的一個難得機遇。文章從山西對外貿易發展的現狀概括入手,然后主要通過計量模型實證分析了山西經濟轉型與外貿發展的關系,從而得出結論,經濟轉型對外貿發展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最后圍繞計量模型,按照有利于山西對外貿易良性健康發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促進山西經濟轉型的建議。
關鍵詞:經濟轉型 對外貿易 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F7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3-063-02
一、引言
現階段,山西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堪憂,主要表現為:總量偏小,總體呈現“資源大省、外貿小省”的特征;結構不優,出口商品資源型、初級化的問題非常突出;方式單一,一般貿易比重過大,服務貿易發展緩慢。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山西省對外貿易及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而目前山西正以轉型發展為主題,大作轉型發展文章。可以肯定的是山西經濟轉型將會推動全省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那么經濟轉型會不會對外貿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影響程度到底如何,筆者將建立一個山西經濟轉型對對外貿易發展影響度的計量模型,從而通過模型來考察山西經濟轉型對其外貿發展到底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二、變量的選取與說明
山西總的定位是,以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為基礎,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由此可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現代制造業是山西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
生產性服務業涵蓋內容比較多,但具有代表性的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現代物流服務(Xdwl),主要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二是金融服務(Jrfw),主要包含金融業和保險業;三是科技服務(Kjfw),主要包含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在具體分析中,我們將用上述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來描述山西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狀況。
現代物流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先導產業和承接性產業,2010年山西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現代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中之重。對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情況,我們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額來衡量。同時,我們以金融保險業增加值、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察業投資額來分別表示山西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情況。
一般來說,現代制造業可分為電子信息產業、機電產業、交通運輸設備產業和醫藥產業四大產業以及其他產業。為了使假定的模型具有可操作性,我們把電子信息產業、機電產業、交通運輸設備產業抽象為裝備制造業。因此,現代制造業的發展狀況就可以用裝備制造業(Zbzz)和醫藥產業(Yygy)的發展情況來表示,而裝備制造業和醫藥產業發展情況我們進一步通過裝備制造業增加值、醫藥工業銷售收入數據來表示。
一個地區的出口產品結構可以很好反映該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狀況,越合理的出口產品結構就意味著外貿效益越好。而當一個地區的資源類產品出口比重下降,加工貿易、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上升,那就說明這個地區的出口產品結構向合理化轉變。所以我們可以用加工貿易出口額(Jgmy)、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Jdcp)來衡量對外貿易(Fotr)的發展情況。
三、模型和數據
根據生產性服務業、現代制造業與對外貿易的內在機理,筆者建立現代物流服務(Xdwl)、金融服務(Jrfw)、科技服務(Kjfw)、裝備制造業(Zbzz)和醫藥產業(Yygy)對加工貿易出口額(Jgmy)、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Jdcp)影響度的簡單線性模型,以檢驗經濟轉型對對外貿易發展的影響度。總模型:
Fotr(Jdcp,Jgmy)=αXdwl+βJrfw+γKjfw+δZbzz+εYygy+ζ
數據采用2000年—2010年山西省的年度數據,數據來源于山西統計信息網、中國統計年鑒和中經網年度數據庫。
四、結果輸出與討論
利用eviews軟件計算因變量分別為jdcp和jgmy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方程1和方程2。
方程1:
jdcp=1.04jrfw+2.44kjfw+0.52xdwl+3.75yygy+0.17zbzz-107.62
由方程1可知,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現代物流服務業、醫藥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對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都有一種正向的促進作用,這幾個行業的發展會不同程度的帶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增加。其中,科技服務業和醫藥工業對其正效應相對明顯,而裝備制造、金融服務和現代物流業對其正向效應相對較小。
方程2:jgmy=1.30zbzz+0.15xdwl+2.19kjfw-58.04
該方程中僅保留了裝備制造、現代物流以及科技服務三個解釋變量,因為金融服務和醫藥工業對因變量jgmy的解釋度相對較小,在進行線性分析的過程中,使得各項系數出現不顯著的問題,所以將其從線性方程中去掉。從方程2可以看出,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對加工貿易出口具有正向效應。其中,科技服務和裝備制造對加工貿易出口的促進作用相對較大。
從上面兩個方程可知,現代物流服務業的發展對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加工貿易出口的貢獻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現代物流業與機電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工產業在生產方面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必定會促進上述兩個產業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從而就間接地促進了兩個產業產品的對外出口,因此,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對外貿易的促進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
五、結論與建議
實證結果表明:山西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對其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據此,我們進一步可以斷定山西經濟轉型對山西對外貿易發展具有較強的正面效用,即山西經濟轉型有利于山西對外貿易的發展。根據實證結果,提出以下促進山西經濟轉型的建議:
(一)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1.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相關部門應從全省經濟轉型的戰略高度出發,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并不斷創新服務體制,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引導,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從政策、體制、法規方面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山西物流企業應善于運用現代物流理念,利用現代物流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傳統物流流程的變革。
2.繼續優化、調整生產性服務業內部格局,更好促進特別是物流、金融、房地產、科技服務的業務創新和制度創新。首先,山西各級政府應把政策制定的著力點放在理順市場機制、打破市場壟斷、規范市場運行秩序和政府行為上。其次,逐步放開生產性服務業價格,促成市場形成價格;逐步放開各種中介,如會計、律師、審計、咨詢等的行政性審批。最后山西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各行業的當前主要矛盾,施以相應對策應對金融的服務創新和監管、房地產價格、科技服務質量和效率以及物流業低碳高效化運作等問題。
(二)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
1.完善配套設施及法律法規,壯大山西現代制造業規模。相關部門應逐步完善促進現代制造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從財政、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支持,努力構建、壯大產業群體。適當增加工業發展資金規模,專項扶持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發展,推進重點產業基地完善。
2.鼓勵、引導現代制造類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技術研發活動與現代制造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存在相互依托的關系,現代制造業企業要立足于市場就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在進行科研創新和自主開發時,要堅持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原則,對不同現代制造業要區別對待,尤其是對列入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要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政策,引導所涉及企業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三)加大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
人力資源的開發是決定山西轉型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現階段正在對原有的產業進行改造優化以及發展新興產業,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需求非常大,此時加大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對當下的山西發展來說顯得極為重要。人力資源的開發主要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原有資源產業工人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新技術以適應產業轉型的需要;二是加大對新興產業急需的管理和技術類人才的培養,讓他們能夠承擔經濟轉型的重任。
參考文獻:
1.Grabher,G·TheWeakness of Strong Ties:The Lock-in ofRegionalDevelopment in the Ruhe Area[M]·In GernotGrabher(eds):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2.Papyrakis,Elissaios and Reyer Gerlagh·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
3.保羅·克魯格曼.戰略性貿易政策與新國際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張耀輝,路世昌等著.衰退地區經濟振興戰略.中國計劃出版社,1999
5.張明,吳玉美.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時期政府經濟行為.魯行經院學報,2000(2)
6.孟鐵.國際產業轉移與我國外貿商品結構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1)
7.呂春成.對山西經濟發展若干認識問題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2)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