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樹東

本周大盤呈現低位震蕩走勢,“黑色星期一”130家個股上演“跌停潮”,對市場信心構成新的考驗,上證指數最低探至2138點,距年度低點2132點僅咫尺之遙,但最終2132點有驚無險。從形態上看,指數運行節奏與本欄的預期相符,依然按照五月底六月初所形成的通道“規范行走”(見下圖),而該通道的上軌反壓就在2200點一線,后市大盤是繼續反彈還是結束反抽再創新低?成為下周大盤的重要看點。
從目前的多空形勢來看,空頭主導大市的局面還沒有改變,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雖然市場已經處在嚴重超跌的狀態,但市場仍然受制于空頭趨勢。趨勢的力量是可怕的,趨勢的改變是需要更大的力量,但靠市場本身很顯然是沒有這樣的能力。目前市場基本上是存量資金在運作,隨著市場的不斷下跌,基金的贖回和大量中小投資人銷戶的出現,整體市場保證金狀況是不增反減,同時新股發行有增無減,因此,靠市場存量資金扭轉市場趨勢,顯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連續下調存準到連續降息,外圍流動性環境不斷改善,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這在6月新增信貸數據方面也得到了佐證。所以,外圍其實并不缺錢,缺的是信心。我們說過市場處在信心危機的階段,這是市場進入到調整后期的重要特征。滬深300的市盈率已經跌到10倍,但仍然沒有對場外資金產生吸引力,這說明市場本身肯定在哪方面出了問題,這需要股市管理層認真反思。
不僅A股,海外中國概念股也被大肆做空,納斯達克指數和納斯達克中國指數形成明顯背離走勢。這說明信心危機的擴散不僅僅危害到A股市場,而且涉及到整個中國概念股。信心危機產生的核心因素并非是經濟,而是中國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歷史痼疾,加上并不合理的大小非制度和畸形的投資者結構,進而導致了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和穩定性均處于異常脆弱的狀態,典型的表現就是牛短熊長、大幅動蕩。反觀仍處在危機中的歐美股市,市場表現則顯得正常的多,希臘、西班牙問題初步緩解后,近期歐美股市的反彈勢頭相當迅猛,表現突出的德國股市連創年內新高。
化解信心危機的核心辦法是讓市場有賺錢效應,漲才是硬道理,說教是沒用的,上漲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資本是逐利的,也是買漲不買跌的。我們注意到,6月房市出現價量齊增的局面,說明沒有去處的民間資金,在股市找不到獲利機會,從而再度轉向被譽為“泡沫馬上破裂的樓市”。現在民間資金的兩個主要流向是銀行理財產品和樓市,這兩塊的資金量均是數萬億的級別,只要有少部分資金轉向股市,均有可能在股市當中掀起波瀾,但問題是股市如何才能吸引資金進場,答案絕不是下跌,恰恰相反,是上漲!
巴菲特只有一個,中國投資者中左側交易的長線投資者寥寥無幾,這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投資者素質問題,這是中國股市“牛短熊長、大幅動蕩”的特性所決定的,因此,號召投資人做巴菲特,理念上一定沒錯,但實際上確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所以,政策必須沖在最前面,先用強力政策使股市扭轉頹勢,才能有越來越多的資金加盟市場。在這樣的邏輯之下,一定是先有政策,后有上漲,再有增量資金。就拿市盈率最低的銀行股為例,說低估沒有用,只有匯金大幅增持才有說服力,才能扭轉局面,否則,面對疲弱的銀行股,分析師的解讀恐怕是“戴維斯雙殺”。我們必須相信,只有上漲才是解決信心危機的良藥。
面對這樣的市場局面,政策面一定要有所作為,對此,我們有一定的預期,這是延續反彈甚至扭轉趨勢的主要動力。目前可預期的積極政策不少,除了我們說的本月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之外,年中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政策以及積極的股市扶持政策等,因此,近期政策面值得重點關注,不僅是貨幣政策,其他政策也存在超預期的可能性,而這些對宏觀經濟和股市,均存在產生的必要性。近期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連續對股市和經濟發表看法,雖然只停留在說教層面,但不難體會出政策導向的預期。
本周上證指數再度考驗2132點,最低只有六個點,應該說現在看2132必破的比例進一步上升。我們在上期報告重點指出,2132點不容易跌破,但考慮到目前多空雙方的不可調和之矛盾,從博弈角度考慮,我們甚至認為跌破比不跌破要好。原因在于,2132點只是個年度低點的符號,并是什么密集成交區之類的技術支撐位,一個沒有技術支撐意義的“人氣點位”,導致市場多空嚴重的多空分歧,對于整個行情是不利的,既然看2132點必破的是多數派,2132破了又怎樣?破了反而有助于化解多空分歧,對未來行情是有利的。如果沒有政策的扶持或者說政策力度不夠大的情況出現,也許先破后立反而是理想的結果。
指數不可能永遠上漲,也不可能永遠下跌,股市沒有永遠的多方,也沒有永遠的空方。雖然現在做空也能賺錢,但股市出現危局,對空方也是一種傷害,信心危機的后果是系統性的,它將危及所有市場參與者。因此,股市中的多空雙方都是互相依存的,統稱為二級市場投資者,雖然立場不同,但應該互相尊重,成熟市場比我們要強,所以人家的市場比我們穩定。
最后說一下業績面,近期中報預警的公司確實對市場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周一的“跌停潮”中,預減股票首當其沖。目前,共有1415家公司公布了中期業績預告,其中有177家為"預增",占比僅有12.5%,創歷史新低。已經有中小板、創業板1002 家公司按照深交所的要求披露了2012 年中期業績預告,占全部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總數的98%。按中值增速測算,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7%和2%,中小板盈利增速較一季度有所回升,創業板則繼續下滑。
我們注意到本周上證指數的表現明顯強于深成指、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與前幾周存在較大反差。除地產股板塊的動蕩因素之外,中報業績因素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中小板、創業板中報預告已經告一段落,由于低于市場預期,本周一出現風險的集中釋放。而主板的業績業績預告尚未結束,加上在業績穩定上,主板要好于創業板和中小板。深成指因為權重地產股的影響,走勢落后于上證指數,綜合來看,本欄繼續提醒各位要當心突發業績預減所形成的短期風險,已發布業績預告的股票,風險要小得多。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市場處在嚴重超跌的狀態,目前超跌反彈的動力仍有進一步發揮的空間。如果單靠市場自身的力量,結果只能是超跌反彈后等待先破后立,而先破后立可能是最理想的結果,這種結果并不能脫離反彈的性質,只可能是較高級別的反彈而已。扭轉市場下跌趨勢的力量將來自于政策,目前多方在2132點上方的抵抗,就是政策預期在起作用。本欄對于未來政策超預期持肯定態度,而且不排除大幅超預期的可能,年中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值得重點體會,消息面也需要重點留意。
對于操作層面而言,我們需要提示大家,雖然市場仍未擺脫頹勢,但市場結構性機會開始增多。如果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我們無法指望各板塊齊漲共跌,板塊輪動節奏的把握成為獲利的關鍵。此外,對于績優和績差,周期和非周期,成長和下滑這些關系的理解,對于選股很重要,但在中級行情尚未完全確立之前,比較可行的做法還是控制倉位、高拋低吸,節奏和選時的把握是最關鍵的,這種短期波段策略和中期買入持股策略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