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
近段時間,A股市場走勢低迷,投資者信心受到沉重打擊。對此,民生加銀基金投委會主席、民生加銀紅利回報擬任基金經理吳劍飛表示,“在經濟轉型和制度轉軌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結構性投資機會,投資者不必過于恐懼,目前正是戰略性布局的良好時機。”
從大盤、行業到個股的投資方法不再適用
吳劍飛認為,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中國社會正在面臨急劇的經濟轉型和制度轉軌。在此過程中,股市格局也將發生深刻變化。去年以來,股市結構分化加劇。在大盤躑躅不前的背景下,行業間各板塊兩極分化嚴重。
“國內A股2500個公司里面,未來3年內將會呈現兩極分化的格局,有一部分公司的投資價值在消失,而在剩下的公司內會有接近一半的公司表現突出,優秀的公司、股票將層出不窮。核心問題在于用原來的投資理念來面對新的變化的市場必定會舉步維艱。”吳劍飛指出,以前選擇股票先看大盤然后到行業到個股這樣的順序,這個方法可能未來3-5年不再適用,隨著經濟軟著陸的開始,越來越多的公司、股票會逐步脫離大盤,甚至表現得和大盤截然不同。
最近幾個月來PMI數據數據不佳,吳劍飛認為,一方面與季節因素有關,另一方面也從一定層面上反映了當前經濟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我們的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從政策上面轉為穩增長,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在積極發生轉變,伴隨著政策的不斷推出和政策效應的累積,經濟扭轉下滑的態勢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大家不用太過于擔心,目前的時間點恰恰是可以抵御恐懼、戰略性布局的時刻。”
綜合看來,吳劍飛認為下半年A股利好的預期有可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策轉為穩增長后,受益于政策的企業將會有較好的盈利體現;二是政策寬松帶來的流動性改善;三是多項改革的推進將會帶來政策紅利,比如養老體制改革,將會為市場帶來新的資金;四是資本市場改革使得資本市場的功能發揮的更充分,也進一步被呵護。
著眼紅利回報關注四類公司
過去A股注重融資,不注重回報,回報較少,標的較少。目前證監會規定在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細化回報規劃、分紅政策和分紅計劃,并作為重大事項加以提示,提升分紅事項透明度,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或定增都將現金分紅掛鉤。從制度上來看,監管層要求上市公司牢固樹立回報股東意識,提高現金分紅比例,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個股分紅,標的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公司要想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必須改善自身的治理、提升盈利能力,為股東帶來更多地分紅回報。
分紅型企業的本質是治理結構良好、盈利能力出色、注重股東回報的一類優質企業,這類企業長遠來看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石,從中進行精選,長遠來看,獲得超額收益的可能性會更大。
展望后市,吳劍飛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可能未來的股票市場會呈現一個長期的結構分化的趨勢,有四類公司有望取得長期的超額回報。
第一類是與民生相關的行業,比如食品、飲料、白酒、醫藥、餐飲、旅游、服裝等行業,因為在宏觀經濟持續軟著陸的過程中,行業的屬性決定其有一個持續的內生性的增長,這些行業表現相對較好。
第二類,博弈性的行業。基于消費謹慎的判斷,假如經濟真的有一個快速的俯沖,如政府會通過對新能源、環保、基建等大規模投資緩和經濟的下降速度,這些行業也是有可能長期持有。
第三類,行業本身的生命周期也處于一個快速上升的周期當中,如消費類電子、智能終端、平板電腦等。這些行業的優勢是無論宏觀經濟怎么樣、房地產怎么樣、貨幣政策怎么樣,這些行業有爆發性的需求增長,今年此類很多股票漲幅達到50-60%。
第四類,長期的戰略性的資源,特別是在中國有優勢的小金屬和稀缺資源,這種上漲一方面是公司企業營利的變化,另外也代表國家戰略和經濟利益的考慮。中國工信部正在籌劃中國的稀土交易所,讓全球稀缺的、中國卻持有大比例的稀土資源真正有全球定價權。“伴隨國家戰略體現在股票市場上,我們認為有很大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