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暴雨夜,出現了許多溫情與令人感動的畫面,然而與之相對,也有出租車漲價、停車場漲價、旅館房價抬價到2160元等令人心寒的事情。對此,網易微博發起話題討論,與微博網友共同探討“危急時刻,及時服務究竟該不該漲價?”
提價需有“理”!
謝作詩:北京大水,有人譴責部分司機和旅館趁機漲價發財。其實不該譴責,允許他們漲價發財,才會有更多的司機冒著遭受損失的可能出來上路拉客,才會有更多的旅館增加床位為人們提供住宿的地方。這是最有效的抵御災害的手段呀。
游來游去的小飛魚:司機雨天開車危險也費油,成本提高,所以提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旅館老板趁機加價,那就是可恥了。
經常非常二:重點不在老天或政府,靠啥不如靠自己。對于困在雨中想回家的人來說,等待義務救援,不如花錢購買救援;對于社會來說,強迫別人義務救援,不如道德上贊揚義務的同時,不否定救援買賣;極端天氣下的出租車價格本來就應該貴,否則人家為啥冒險運營,與其道德譴責,不如在微博上幫助發布和轉載愿意高價打車的信息,鼓勵出租車多運營。
李子暘:出租車雨天漲價的意思實際上是乘客司機分擔天災造成的損失。司機承擔大雨天出車的各種風險——交通事故、水浸車、長時間運營,乘客則多出錢。沒有任何理由強行讓司機單方面承擔這種損失,而乘客毫無損失。難道乘客是婆羅門,司機是首陀羅嗎?
小威04:2008年雪災回家的人阻在路途,要50元買一碗熱面,之前覺得賣面的附近住戶是趁火打劫,現在覺是趁機服務利人利己,50元買碗熱面好過拿錢買不到。
借機漲價,丟人!
許億:遇到災難,政府首先要有應急措施,比如開放政府機關、學校以及體育場館給災民暫棲,也提倡自發的民間組織配合政府去施救受難群眾。至于商業機構,他漲價的時候也會面對商譽的流失,不需要你譴責,市場也會有懲罰機制。
沙歟:出租車漲價倒沒什么,橫豎是一錘子買賣,拉完就跑。真蠢的是旅館漲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掙一宿的錢毀一年的商譽,哪怕用定價自由論也說不通,屬于腦子進水才干的蠢事。至于道德譴責,這倆還都挨不上。逐利是人之本性,不地道,但不犯法。
張鳴:有災的時候,趁機發財的司機和旅館,都該譴責,為了這么點的利益,丟人!
天宇非凡:下雨天出租車漲價和天災人禍的時候囤積糧食、哄抬物價有什么區別?
張閎:看到暴雨當晚北京有旅館漲價,有停車場漲價,有出租車漲價,有收費站依舊嚴格收取過路費,還有個別趴窩路邊的車被貼罰單,更有拖車公司借機漲價,對此,有個歐洲朋友驚得嘴巴張大,他說:“借災難漲價者應被重罰甚至被起訴,誰縱容他們,誰就是公敵,炮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