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崢
近期A股市場最大的負面影響因素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持續下滑造成的股市估值體系重心下移,這導致市場大盤股指及絕大多數個股走勢在技術面趨勢上呈現弱勢反復調整走低格局。本周上證指數破位前期低點2242點后加速下行,距離2012年1月6日重要波段低點2132點已一步之遙,有效下破2132點在技術趨勢上已成定局。正所謂熊市調整趨勢中低點之后還有更低價位,未來數周或數月內延續低迷反復調整趨勢走勢是大概率事件。
最近市場在低迷調整破位下行過程中,市場消息面、政策面新聞不斷,本周即有歐盟峰會召開影響歐美股市的消息,也有A股瘋狂大擴容及上交所完善退市制度方案的正式推出。所有消息最終都會具體反映在股價的技術面趨勢上,所以觀察及跟蹤市場的技術趨勢實際上就是交易操作上趨吉避險的最好辦法。但各種利多利空消息出來后,投資者要非常準確無誤地、恰當地評估重要消息面因素對股市價格走勢的影響是比較困難的,遠不如事前想象預測中那么簡單。如何對待?
首先,投資者要評估各種利多利空消息的真實性及客觀性,即是管理部門渠道發布的權威消息,還是非官方渠道流傳的“據說”新聞,在股價的技術性走勢上有無異常反應。非官方非權威機構發布了影響市場價格波動走勢的利多利空消息,隨后政府權威部門“否認”或“澄清”消息的事情屢見不鮮,尤其是涉及個股價格走勢的上市公司信息發布,市場上經常有真真假假的利多利空消息訛傳式的流傳。當投資者在實際交易操作中聽到有關股市價格波動的新聞時,最客觀的做法是立即思考及評估利多利空消息是否客觀、是否符合基本邏輯,這樣才能有效辨別真假和對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力度。
其次,要評估判斷重大利多利空消息的時間有效性。一般按現在新聞媒體的傳播速度,網絡媒體發布消息的速度最快,電視、廣播等次之,報刊等媒體最慢,避免把已經對市場價格產生影響的消息當作重大利多利空新聞來預測市場,從而產生誤導。股市里最常見的現象是,市場利多利空消息發布后,表面上看是“新消息”但實際上早已被市場價格技術性走勢提前消化,此時炒股者如果“第一時間”去追逐市場,這是去接最后一棒,顯然不是在利用利多利空消息操作賺錢,反而是被新聞消息利用。
再次,要評估新聞消息的重要性。股市里每天的消息數不勝數,并不是所有消息都會對股市等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產生影響。證監會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事關市場新股估值及市盈率定位,對股市有重大影響,而奧運會賽事對股市而言,好像是發生在另外一個星球一樣。對股市里的各種利多利空消息,要放在股市價格波動走勢的全局上判斷,透過兩者的內在聯系,恰如其分地評估其輕重,既不能對重大消息掉以輕心,也不能神經過敏似地聽風就是雨。股市中很多消息是偶然性、個別的,對市場影響極短暫,更很難改變市場中長期價格走勢趨勢。
最后,應正確評估消息究竟是利多還是利空。如暫停新股發行或減少市場擴容規模是利多,經濟衰退或減速及市場的大擴容顯然是利空。一般而言,市場消息是利多還是利空,不能光看表面,投資者最終要評估其市場的連鎖反應及市場心理等因素,特別要注意“利好出盡是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好”、“無消息就是利空消息”等市場反常現象。
總的來說,對近期市場,不管市場出現何種消息面因素,中期低迷調整盤跌的大格局趨勢是很難改變的,股市技術面走勢趨勢決定了市場大底部還沒有到來,耐心等待、觀望不操作或少操作是上策。
上證指數周線上,周線MACD在0軸下剛剛死叉弱勢下行,周線5至30周均線面臨空頭發散下行趨勢,說明市場弱勢整理還沒有結束。投資者不應該低估了熊市運行的殺傷力,“熊市莫伸手,抄底必被套”,這是對于上證指數本周跌破2200點后市場中屢抄屢敗、屢敗屢抄的炒股者真實寫照。股票操作者在目前反復震蕩調整的熊市市場里,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熊市中每一個買進股票的決定都極有可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