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樹
6月上旬市場將繼續受制于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困擾,多空平衡的格局難以打破,除非出現重大利好、利空因素的影響,否則區間震蕩是較為合理運行方式。6月中下旬將是選擇方向的時機,結合各方面因素來看,如果歐洲不出現更大的危機,A股市場向上突破的概率是較大的。
五月月線以小陰報收,整體上維持震蕩調整格局,熱點始終沒有出現成功切換到藍籌,使得市場失去了挑戰新高的動力,特別是銀行股板塊的整體調整,對指數形成較大拖累。兩只滬深300ETF掛牌后出現凈贖回,顯示出市場內在的謹慎情緒,根本沒有顯現對藍籌股的利好催化作用。六月上旬市場所面臨的內外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預計繼續平衡震蕩格局。
對于五月行情,最大的寄望來自于熱點切換,如果市場形成熱點切換,大盤向上拓展行情空間的希望很大,因為股市管理層意圖通過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諸多舉措,激發市場對價值投資的熱情,從目前情況看,基本上事與愿違。滬深300成分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從理論上理解確實有較高的投資價值,整體PE也就11-12倍,銀行股更低,普遍是6-7倍。低估值(不一定低增長)并不能激發人們的買入意愿,核心原因在于投資者結構以及定價權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它大大制約了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形成。
我們說過,市場的定價權并不在二級市場投資者手中,目前產業資本對股價有著絕對的話語權,而他們的持股成本極低,博弈上占據壓倒性優勢。與此同時,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比例過低,連基金都處在被邊緣化的狀態,因此,中國股市的價值投資之路的確是任重道遠。五月產業資本的減持量大增,規模遠遠超過4月份,對股價沒有定價權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只有望而卻步,也就是說,大小非的增減動向基本上決定了股價的趨勢,二級市場投資者基本上處在“見風使舵”的狀態,對大小非解禁、大宗交易以及高管持股變動,極為緊張敏感。這是一種很無奈的狀態,很多價值、成長性都不錯的個股,因為大小非減持,跌得一塌糊涂。
五月行情的新動力來自于穩增長,面對經濟數據連續下滑的趨勢,決策層提出穩增長的策略,加強預調微調力度。可能是人心思漲的情緒所致,穩增長的思路被媒體進行了非常激進的解讀,甚至與08年底的四萬億經濟振興計劃相提并論。我們在上期報告中曾經重點強調,既然是預調和微調的范疇,就不可能與08年的力度相比。穩增長的涵義和保增長、促增長有著嚴格的區別。穩增長首先承認經濟繼續下滑的趨勢,任務是防止過快失控下滑,十二五的GDP增長目標為7%,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GDP的增長目標為7.5%,而一季度GDP已經跌到8.1%,二季度第一個月(4月)更出現全線超預期下滑。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下,出臺了穩增長的措施,換句話說,要穩住經濟過快下滑的勢頭,平穩回落至7-8的區間出現企穩,這是穩增長所要達到的目的。很顯然這與大家理解的保增長、促增長有很大區別。本周發改委稱加快項目審批與經濟刺激計劃無關,2.0版四萬億經濟振興計劃報導失實,對此,我們并不感到意外。
股市熊途漫漫,大盤已經經歷了超過四年半的熊市,大家都盼望著2012版“1664行情”上演,所以,我們非常理解輿論界的做法,它確實反映出二級市場的“一種愿望”和“共鳴”。但我們從客觀的角度,一定要認識到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差距。目前來看,財政狀態決定了即使想通過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也是很不現實的思路,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沒錢了,不僅沒錢,上次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讓他們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結合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發改委加速項目審批的原因,多批項目肯定有穩定經濟的考慮,但因為地方財政沒錢,所以,更大的背景是民進國退,推動“非公經濟”的發展,在更多領域引入民間資本,一方面緩解了地方財政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經濟發展。
從上述分析內容我們不難看出,五月行情最大的制約因素,從內部來看就是熱點切換失敗以及2.0版“四萬億”落空的失望情緒,這至少在6月上旬,還將困擾市場。
從外部來看,希臘問題懸而未決,盡管希臘股市近期出現強勁反彈的態勢,但在是否留在歐元區問題上,沒有人愿意去冒險,畢竟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沒有人知道全球股市到底會怎樣?6月17日希臘組閣是否成功以及新政府如何抉擇,仍是所有資本市場投資者最關注的,這對于市場做多動力形成明顯壓制。不僅如此,西班牙的銀行最近也出了問題,西班牙股市近期連續重挫,雖然西班牙并不像希臘那么脆弱,但歐債危機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并沒有減弱,甚至包括美國股市,我們注意到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均處在敏感位置,離創新低一步之遙,一旦破位下行,A股市場肯定會受到影響。
從內外部的情況綜合來看,預計6月上旬,繼續區間震蕩的概率較大。但對于向下的空間我們認為相對有限,原因在于,希臘問題和國內經濟政策存在“互補”的邏輯關系,假設希臘退出歐元區,必然會使得歐債危機升級,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會加大,這會導致政策面果斷出手,政策扶持力度也會加大。這種“互補”的邏輯關系同樣適用于經濟數據超預期下滑,這在周五得到了驗證,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周五發布數據,5月份PMI報50.4%,較上月大幅回落2.9個百分點,大幅低于預期,但市場并未受到明顯影響,很顯然,數據不好會導致政策加碼,這樣的預期在起作用。此外,市場對于6月份降息也存在預期,這都是市場的支持因素,我們預計震蕩相對溫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
從整個投資者結構的數據上看,一些變化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近日發布數據,截至2012年4月,A股自然人持倉賬戶數約為5600萬,市值1萬元至50萬元的占62%。在過去的一年零四個月里,A股市場上自然人持股的千萬賬戶消失了4519個,百萬賬戶消失117618個,約1萬個500萬以上的賬戶消失了。同樣是來自中登公司的數據,持股市值在千萬元以上的機構賬戶在過去一年零四個月里增加了343戶,且這部分增加值主要發生在2012年。今年1月份機構投資者持有A股的市值,超過1000萬元的賬戶數量為1.26萬戶,到4月份已增加至1.36萬戶,其中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的賬戶從5066戶增加至5412戶。持股市值位于500萬~1000萬間的機構賬戶,也有小幅增加。
從上數據中不難看出,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出現了變化,機構投資者的數量在增加,自然人的數量在減少,持倉變化上看,機構在增倉,而中小投資人在減倉,這本身就是市場處在底部階段的固有特征。而從目前整體投資者的賬戶交易占比情況看,與08年底到09年上半年的情況極為類似,也具備明顯的底部特征,所以,我們對中線行情繼續看好,6月上旬諸多不確定因素明朗之后,市場將會在中下旬重拾升勢。
綜合上述,我們認為,6月上旬市場將繼續受制于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困擾,多空平衡的格局難以打破,除非出現重大利好、利空因素的影響,否則區間震蕩是較為合理運行方式。結合技術面來看,目前整個均線系統再度聚攏,去年以來大的三角形形態已逐漸運行到末端,因此,6月中下旬將是選擇方向的時機,結合各方面因素來看,如果歐洲不出現更大的危機,A股市場向上突破的概率是較大的。
(作者系深圳芙浪特首席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