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南昌縣富山鄉一水產養殖戶打電話給魚病醫院求助,稱自家一口3333.33平方米(5畝)魚塘的黃顙魚夏花魚苗發生嚴重死魚現象。魚苗是6月5日從浙江購進,下塘半個月后,6月20日開始死魚,高峰期一天死亡200~300尾。在此期間,養殖戶先后用殺蟲藥物和二氧化氯等殺菌藥物進行治療,但治療效果不理想,病情并未得到控制。了解情況后,我們即時來到發病魚塘,對魚塘水質進行檢測并對病魚進行全面檢查、解剖,診斷系細菌性引起的腹水病(出血性水腫病)。綜合上述診斷結果和魚塘水質情況,調整了治療方案,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成功治愈。現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1.主要癥狀及水質檢測
(1)鏡檢:未發現寄生蟲。
(2)水質監測:pH值6.0、氨氮0.5毫克/升、亞硝酸鹽0.03毫克/升。
(3)目檢:病魚體表較完整,無潰瘍、糜爛等病灶。頭微大,眼球向外凸出,偶見眼眶周圍有出血點,腹部大,有積水感。解剖腹腔內有大量積水,積水呈黃褐色,少數呈淡紅色血水。肝、膽腫大,肝呈黃色,腸道無食,系細菌性疾病。
2.治療措施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采取外消、內服魚藥,潑灑微生物制劑降解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等一整套措施。
(1)外消:諾氟沙星全池潑灑。第1天用量0.3毫克/升,隔1天再鞏固一次,藥量不變。一周后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0.7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調節、改善水體pH值,使池水處于弱堿性(pH值7.5~8.0),以利于病魚恢復體質。
(2)內服:50公斤餌料用恩諾沙星15克+三黃散25克+維生素C 25克拌料投喂,連續喂5天為一療程。
(3)調節水質:7~10天后用水產微生物制劑芽孢桿菌或糞鏈球菌全池潑灑,降解底泥中的殘餌、動物尸體、排泄物等有機物,清除底泥中產生的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
3.治療效果
通過采取內服、外消及調節水質等措施,特別是改用諾氟沙星全池潑灑,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諾氟沙星是水產常用的抗生素類藥物,通常作為內服藥,現改為外用潑灑治療黃顙魚夏花腹水病,其治療效果很好。用藥第2天死魚即明顯減少,從每天死亡200~300尾減少到十幾尾,鞏固治療一次后便停止死魚。通過上述治療措施,魚吃食恢復正常。
4.總結
(1)南昌縣富山鄉的魚塘多數是村前屋后陳年養殖的老池塘,平均淤泥厚度20多厘米以上,蓄水少,病菌多,養殖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極易超標,從而導致致病菌大量繁殖,加速疾病的蔓延。在養殖期間要定期換水或注入新水,用生石灰調節水體pH值,使水體處于弱堿性。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體,降解養殖水體中的有毒物質。陳年老塘最好是用含有糞鏈球菌生物制劑分解殘餌及動物尸體等有機物并清除底泥中產生的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減少魚類病害,在農閑季節進行徹底清淤。
(2)在用藥過程中采用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的方法,因為魚病的發生不是由單一致病菌引起的,多數伴有并發癥,魚藥混合使用比單一使用效果好(避免針對單一致病菌)。
(3)無鱗魚用藥多采用溫和外消藥物,如碘制劑、戊二醛等,減少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避免加重病情。
(江西省南昌市農科院 王玉蘭 郵編:33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