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于9月28日至10月6日在北京舉辦。
2012設計周主題確定為“設計提升城市品質”,通過年度設計獎、主賓城市、北京國際設計品交易會、國際信息設計展、北京設計論壇和設計之旅等主題活動,展示設計對于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帶動社會經濟文化進步,推動設計產業發展,促進設計交易與設計消費,提升公眾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性。9天的時間里,散布于北京156個場所的200多場展覽、論壇、講座等各類活動,吸引了國內外約500萬人次的觀眾。特別是首次搭建的設計交易服務平臺,幫助各類設計機構、企業和獨立設計師達成設計交易共56億元。
與往屆設計周相比,本屆設計周活動凸顯在“設計改變城市”、“設計走進社會”、“設計走進生活”和“設計關乎你我”四個層面的提升,形成六大突出特色:
1.更加注重設計交易服務平臺的搭建。
2.更加注重鼓勵設計成果的轉化應用。力爭讓北京國際設計周年度設計獎成為國內設計產業進步的風向標。
3.更加注重對設計理念和未來趨勢把握上的專業性和前瞻性。本屆設計周的專題展“智慧城市”國際信息設計展通過直觀且具有互動體驗性的展覽方式,首次展現信息可視化設計、增強現實設計和體感技術等國際設計領域的前沿技術對城市和產業未來發展的積極影響。
4.更加注重設計之旅加盟區域和站點的多元化。為豐富“國慶北京看設計”文化旅游品牌,本屆設計周設計之旅將有200多個展覽與活動在全市百余個站點舉辦。在繼續推動設計產業聚集區形成的同時,吸引不同創意街區積極參與。
5.更加注重鼓勵和激發公眾的廣泛參與,增強參與的趣味性,使參與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設計周。
6.更加注重與國內外著名品牌的深度合作,促進國內企業和公眾對“設計是產業核心價值”的認識,提升設計消費意識。
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由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和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共同承辦。(姚堯)
(除署名外其余照片均為設計周組委會提供)
“未來的‘記憶”
設計師所使用的特殊材料能夠“記憶”最初的形狀,在被壓縮成一片以后,在記憶溫度下回到原來的形狀。在這里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利用“記憶”的溫度,展示一片特殊材料板是如何“變”回一把椅子的過程。以“藝術設計與科技力量”為思路,讓觀眾親身感受到科技和設計帶來的趣味和靈感。
“12·間”
“設計為民生——12?間”項目,是設計師們秉承高質低價原則,按照包括廚衛在內每平方米1000元的裝修標準,為北京豐臺區東管頭村的百姓免費做“東管世家”回遷房的樣板設計,這些樣板間從56平方米到125平方米不等,覆蓋了小區內的所有戶型。
“智慧北京”
一本交互書、一臺觸屏電腦、三面投影、七塊屏幕,就可模擬整個北京的城市動態,不斷更新交通、人口、環境、氣象等實時數據,讓人仿佛置身京城大街小巷。智慧北京是亞洲首個概念原型試點,用以解決城市的復雜問題。
“Hutopolis胡同城”
你一定知道火藥、造紙、指南針及印刷術是中國人發明的,但你不一定知道,早在幾百年前中國在城市規劃方面的理念就已經相當領先。胡同城(Hutopolis)是本屆設計周的項目之一,是研究中國城市發展創新可能性的互動展覽。設計師認為,在今日歐洲逐漸興起的、強調社區與自然的城市規劃理論,其實早已在老北京胡同里實現。除了普通的展品,胡同城還含有視頻、討論會甚至游戲,觀眾可以參與互動,還可以創造一座虛擬城市,從而理解胡同這一都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