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



據英國能源公司的勘測結果,烏圖倫古火山口下有一個巨大的“巖漿池”,已經不間斷囤積了30萬年。
烏圖倫古地下不斷膨脹的巖漿池也正在使地貌發生改變——凍土層漸漸融化,地表沉降日益嚴重。
超級火山區的一大特點就是地震頻繁,烏圖倫古地區也不例外,全年有感地震可達上千次之多。
長期以來,位于南美洲玻利維亞的超級火山——烏圖倫古在世界火山地圖上都只是“掛個名”,它的詳細情況由于種種原因,并未被外界知曉。然而就在2001年,隨著英國能源公司地質專家的進駐,對烏圖倫古火山的調查也逐漸深入。
2011年10月,英國能源公司向媒體“爆料”:經過長達10年的周密監測,烏圖倫古火山已進入活躍期,地下巖漿池正急速膨脹,逐漸逼近爆發臨界點。此外,地質學家還對烏圖倫古火山的爆發作了計算機模擬,結果竟是“自恐龍滅絕以來地球的最大災難”,消息一出,舉世震驚,玻利維亞這個南美小國頓時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
烏圖倫古火山究竟會不會在近期爆發?爆發的真實后果又將是什么?調查仍在繼續……
火山爆發將帶來“絕望冬季”?
過去的2011年對于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來說絕對是喜憂參半,這一年,全球最大的鋰礦在玻利維亞西南的烏尤尼地區被發現,儲量竟占到世界的一半。從鋰礦中提煉出的金屬鋰是制造鋰電池的主要原料,而鋰電池已經在手機、電腦、電動汽車領域獲得了極大應用,“就能源而言,玻利維亞將成為南美洲的中東”——2011年8月6日,莫拉萊斯在玻利維亞國慶日上自豪地宣布,這個貧窮的農業國終于看到了脫胎換骨的機會。
可惜還沒能高興多久,英國《每日郵報》公布的一則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澆到了玻利維亞人的頭上:緊鄰烏尤尼地區的超級火山烏圖倫古正以驚人的速度膨脹,勢不可擋,噴發“已進入了倒計時”。
從世界超級火山的譜系上看,烏圖倫古并不出名,這一方面是由于它僻處玻利維亞西南荒漠地區,歷來人跡罕至;其次是它已30萬年未曾噴發,地表火山活動也不劇烈,很難讓人將它與超級火山聯系起來。而烏圖倫古火山進入科學家視線的時間也很晚,2001年初,玻利維亞政府委托英國能源公司對國內的鋰礦資源進行勘測,同時也對烏圖倫古火山作一下危險性評估,為后續的礦藏開發做準備。可令人萬萬沒想到,就這類似“摟草打兔子”的簡單勘測竟引出了一個驚天新聞。
據英國能源公司的勘測結果,烏圖倫古火山口下有一個巨大的“巖漿池”,已經不間斷囤積了30萬年,里面容納了多少熔巖現在很難估計,唯一能觀測到的就是“巖漿池”在迅速擴大、隆起,2001到2011的10年間體積竟突然膨脹了17%。在向《每日郵報》發布消息前,地質專家們也用電腦模擬過烏圖倫古火山的噴發場景,結果讓每一個人瞠目結舌:如果火山全面噴發,地球將面臨自恐龍滅絕以來的最大災難,那時,不光玻利維亞人的“發財夢”會被火山摧毀,噴涌的火山灰和硫化氫氣體將達到大氣平流層,并隨著大氣環流蔓延全球——它們仿佛一個罩子把地球牢牢地罩住,陽光無法穿透,氣溫急劇下降,毀滅地球物種的“絕望冬季”因此到來。
盡管在接受《每日郵報》采訪時,地質學家就特別聲明目前研究還不全面,關于火山噴發的后果也只是部分推測,但這已經大大惹怒了玻利維亞政府——他們認為英國能源公司的這一做法“別有用心”,目的是對玻利維亞鋰礦開采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壓低開采成本(由于經濟、技術落后,玻利維亞暫時無法大規模開采鋰礦,只能將采礦權轉包)。英國能源公司當然不承認這個指責,雙方在國際上打起了“口水仗”,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吵到后來,玻利維亞政府和英國石油公司終于達成妥協:在合同期內,英方可以繼續勘測鋰礦藏和烏圖倫古火山,但勘測結果不得隨意發布,必須經由玻方同意。于是,自2011年9月以后,有關烏圖倫古火山的任何消息再未見諸報端,一切皆被神秘掩蓋。
沸騰的巖漿,融化的地表
與烏圖倫古火山毗鄰的是玻利維亞著名的風景區——烏尤尼鹽沼,早在上個世紀初,烏尤尼鹽沼就因“如天堂般的夢幻風景”而享有世界聲譽,每年到此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許多頂級的攝影作品也拍攝于這里。
自從烏圖倫古“超級火山”的面目曝光以后,不少前往鹽沼的游客都會順道參觀烏圖倫古火山,這就為當地的牧羊人帶來了好處——他們為這些外國人充當旅行向導,獲得收益。由于烏圖倫古火山區面積廣大,游客乘坐火車抵達火山區邊緣后,還要換乘吉普走上一天一夜才能接近火山核心區域。為了解決這些人沿途的食宿,玻利維亞旅游部門特地在火山區的奇瓜納和阿洛塔兩地設立旅行驛站,方便游人往返。
烏圖倫古火山區的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因日照強烈,白天氣味可達25℃以上,而夜間往往又會跌至零下20℃。按理說,在這樣的地方修建房屋必須注重防寒保暖,建筑物的墻體也要堅固、厚實才行。可出人意料的是,奇瓜納、阿洛塔兩地的旅行驛站全是臨時建筑,用木板、泡沫塑料板搭建而成——房子修成這樣,并不意味著玻利維亞旅游部門“疏于職守、偷工減料”,此舉正是順應了當地的特殊地質環境。
超級火山區的一大特點就是地震頻繁,烏圖倫古地區也不例外,全年有感地震可達上千次之多,傳統建筑抗震性差,根本不適合建在這里。此外,烏圖倫古地下不斷膨脹的巖漿池也正在使地貌發生改變——凍土層漸漸融化,地表沉降日益嚴重,據當地牧羊人講,他們祖祖輩輩放牧的草地已有很多成為沼澤。因為地基不穩,新修的房屋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垮塌,這片黏稠晃蕩的大地似乎已準備好吞噬一切。
為了穩定輿論,安撫民心,玻利維亞內政部長塞爾希奧于2011年11月蒞臨烏圖倫古,親自為一隊游客駕車穿越火山區,他的目的很明確,無非是想向外界釋放這樣一個信號:“烏圖倫古火山是很安全的,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塞爾希奧離開后的第4天,2011年11月8日,烏圖倫古火山奧亞圭火山口小規模噴發,幾千立方米火山灰傾瀉而出。盡管從規模和持續時間看這次噴發都微不足道,但它的意義卻非比尋常——奧亞圭火山口沉寂已久,它的上個活躍期距今足有27萬年了。
可能是為了不引起社會恐慌,玻利維亞國內媒體對奧亞圭火山口的噴發并沒有過多渲染。可此事件已讓英國能源公司的地質學家們興趣高漲,短短幾天內,他們就提出了很多條解決火山威脅的建議,例如:可以在大規模噴發前通過人工引爆,在烏圖倫古火山區南緣巖漿池最淺處制造一個開口,先行釋放一部分火山物質,從而降低巖漿池內壓,延遲爆發時間。然而,這項看似“合理”的建議卻引來一片質疑,玻利維亞政府對此也不置可否——超級火山如同一顆懸在人類頭上的重磅炸彈,要把它安全移除絕非易事,對此必須慎重,否則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