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生活中,我們都有感冒的經歷,有的人認為感冒是小病,不必求醫,自己就能好;有的人認為只要感冒了,喝點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就行了。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有關專家介紹,抗病毒中藥治療感冒的效果并不好,這很可能是“藥不對癥”造成的,因為抗病毒中藥并非人人皆宜,長此以往,不僅治不好感冒,還可能延誤病情,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感冒分為流行感冒和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來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的時候,能夠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因為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仍然會被感染,所以流感很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這種類型的感冒多發于冬季和春季,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都會被傳染上流感。普通感冒,中醫稱其為“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30%~50%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所致。雖然這種類型的感冒多發于初冬,但春天、夏天也可能發生,而不同季節的感冒致病病毒并非完全相同。
實際上,感冒也是鼻和咽部的炎癥,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炎癥向下蔓延就可能發展為支氣管炎、急性氣管炎甚至肺炎。如果患上了感冒,久治不愈而又出現了咳嗽的話,就要考慮發生氣管炎的可能性。如果咳嗽時吐出黃綠色痰,同時還伴有發燒,這時就應該立即就醫。一些患有哮喘病的人,一定要留神,因為感冒還可能誘發哮喘發作。
鼻竇炎也是感冒的常見并發癥。據統計,成年人感冒的時候約有5%左右的人會并發鼻竇炎,其常常表現為面部、眼部周圍有明顯的痛感。一旦發現自己有鼻竇炎的癥狀,就需要及時治療,因為炎癥不控制,就可能發展為慢性鼻竇炎,嚴重者還可能會引起腦炎或腦膿腫。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了感冒的癥狀,同時還伴有劇烈胸痛、劇烈咳嗽、時冷時熱、體溫高達40℃等不適癥狀,常常是肺炎的表現。肺炎病情發展很快,嚴重時還會導致肺水腫,阻礙氧氣進入血液,這時人就會缺氧,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出現類似癥狀,就應馬上去醫院進行診治,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更要警惕。
另外,由于在口腔與耳朵之間有一條咽鼓管相通,鼻腔或口腔內的病毒很容易沿著咽鼓管進入耳腔,而引發炎癥。急性中耳炎是2~8歲小兒的常見病,往往發生在感冒后。如果小兒感冒的時候,伴發鼻咽部炎癥,很可能會導致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造成聽力下降。嚴重時感冒病毒感染還可能造成耳神經損害,引起耳聾。由此可見,以感冒為誘因,很可能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給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感冒就是一種小病。
專家建議
感冒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一旦患上了感冒也不能急著吃藥,服藥前最好到醫院請有經驗的醫生開藥調治,千萬不可濫用感冒藥,否則不僅效果欠佳,還有可能耽誤治療,而且超劑量服藥還可能出現嚴重的中毒反應,如肝腎功能的損害或精神癥狀,甚至有生命危險。另外,平時生活中,還應該懂得如何正確預防感冒。最簡單的方法是: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注意冷暖;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不要勞累;勤洗手;勤曬被褥,以免空氣潮濕而滋生細菌;加強鍛煉身體,以提高免疫功能;不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精神緊張與憂愁等。
(摘自《養生保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