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野 王志海
棗瘋病又稱棗樹掃帚病等,在我國棗產區連年發病流行。其癥狀為:地上枝部分主要表現為花梗延長,花變葉和主芽的不正常萌發,構成枝葉叢生等現象;地下部分則表現為根蘗叢生。樹體一旦發病,第二年很少結棗,即使結棗也失去食用價值,3~4年后整株死亡。因此,廣大果農要抓住有利時機,有針對性地抓緊防治。
引起棗瘋病的主要原因是類菌質體侵入。它可通過嫁接等方式傳播;自然條件下,株間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傳播;有些葉蟬也是類菌質體的傳播者。棗瘋病是棗樹的毀滅性病害,目前在棗樹的所有病害中發病后果最為嚴重,樹體被感染后很難根治。因此,在早春對棗瘋病的樹體宜實施手術治療,根據實驗,手術治療的治愈率可達70%以上。其方法是:
1.環鋸主干:在棗樹落葉到第二年發芽之前,在主干距地面40厘米左右處,用手鋸鋸出環狀溝,深達木質部表層,即必須把皮層鋸透,但又不能傷害形成層。可根據病情輕重,每株樹鋸三環甚至更多環數,環間相距20厘米。
2.除去病枝:在主干環鋸的同時,還要把重病樹的主枝或側枝從基部除去。去除的病枝要及時燒毀處理。
3.環鋸主根:發病嚴重的樹還要挖開根部周圍的土層,使主干基部暴露,用手鋸在基部鋸出與環鋸主干一樣的環狀溝,促使韌皮中的篩管退化,使其中的類菌質體無法成活。環鋸主根后,要對傷口進行消毒,以防感染。此外,還應注意填回土并踩實,以防凍害發生。
4.斷根:對重病樹,在環鋸主根的同時,還要切斷與瘋病枝同一方位的側根,這樣就可以清除在病枝根中越冬的類菌質體。
手術治療棗瘋病,要早發現、早治療,病情越輕治療效果越好;要樹上樹下齊動手,切忌只治上而不治下;手術要干凈徹底,不留隱患。
(天津市薊縣林業局檢疫站 李春野 王志海 郵編:3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