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
分鐘寺陽光新生活廣場總建筑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商業經營部分采用品牌專賣方式,配合國內外知名服裝服飾品牌,融入餐飲、娛樂、兒童天地、生活配套等多種 生活元素。分鐘寺商圈的人口數量預計將達到60萬人左右,輻射范圍可達方莊、亦莊等區域,消費人群擁有強大的購買力,為商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新業廣場華麗蛻變
分鐘寺新業廣場的前身是超市和家居建材賣場的簡單組合,去年經過重新的定位改造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項目的建筑外觀極具現代品質、中庭天幕富有感染力、店面設計充滿動感、購物環境開放舒適。入駐品牌包括華潤萬家大賣場、星美國際影院、UNIQLO、蘋果體驗中心、屈臣氏、蘇寧電器、必勝客、肯德基、博士蛙、呷哺呷哺、Only、Vero Moda、Jack&Jones、Selected、艾格、吉野家等眾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
陽光新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北京瑞景陽光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睿作為全面負責陽光新業集團18個商業項目的經營管理的專業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到,隨著城南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消費需求不斷擴大并提升,雖然近期大型商場不斷進入,但在城南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城南居民的商業需求遠未得到滿足,作為業界領先的商業地產企業,陽光新業愿意和廣大商業地產企業一道共同努力為廣大商家提供更專業、更具人文關懷的商場管理服務,為城南居民提供更舒適更時尚的購物休閑環境。
分鐘寺新業廣場的優勢除了地理位置好和交通便利外,更重要的是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準確把握和定位的精準。分鐘寺新業廣場在整個城南商圈都頗具影響力和競爭力,它的成功開業也導致剛剛上演的城南商戰大戲進一步升級。事實也證明了業內人士的看法絕非虛談,比起有些購物中心開業初期入駐率不足60%的慘狀,分鐘寺新業廣場100%的入駐率的確是驕人的成績。去年7月8日開門迎客后的兩周內,工作日客流都穩定在4萬人以上,假日客流在5.5萬人以上,對于體量5萬平米的商業項目而言非常可觀,也大大超過了開業之前很多人的預期。李總認為,分鐘寺新業廣場切中了城南商圈缺乏綜合性購物休閑廣場的要害,滿足了城南居民追求新型生活方式的需求,陽光新業在京城的拓展獲得了成功,這種根據市場發展情況不斷升級調整煥發商業項目新的巨大活力的操作方式和能力值得關注。
李睿介紹,陽光新業相繼在北京、天津、西安、青島、沈陽、鄭州、成都等城市推出陽光新生活廣場、新業廣場、陽光新業中心,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目前,公司已在全國持有或管理26個商業地產項目,商業總建筑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李睿說:“目前國內的購物中心包括社區型購物中心、區域型購物中 心、城市中心型購物中心三類,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上三種商業形式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商業業態。北京市場是陽光新業商業地產布局的重點之一,目前陽光新業的三類商業項目中的二類都已落戶北京。”陽光新業已在北京市場搭建起商業艦隊——西四環陽光新生活廣場、通州陽光新生活廣場和分鐘寺陽光新業廣場。
對于分鐘寺新業廣場的盛大開業,商圈內居民充滿了期盼。李總告訴我前些天與一位顧客的交流讓他深感欣慰,家住成壽寺路某小區的一位女士告訴李總,由于小區附近缺乏購物中心,每逢節慶日子,他們一家三口總是驅車到北邊、東邊消費,非常耽誤時間,“周圍沒有綜合性的商場,有了新業廣場買東西方便多了,遛彎過來十幾分鐘,逛逛超市,買買衣服,有很多吃飯的地方,也有給孩子玩的地方,逛著特舒服!”的確,顧客的滿意是對商家最大的鼓勵。
為了分鐘寺陽光新生活廣場的順利誕生,李總把更多的時間傾注在這里。雖然已經在總經理之位,他仍然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平日里,李總為人謙遜,熱愛生活,有著不竭的動力。而工作中即現嚴肅、理性、果斷的商業作風,能高效調動各部門配合,讓突如其來的問題迎刃而解。李總很贊同一句古話“得人心者得天下”,他認為,要想帶好團隊,工作中以身作則是作為一個公司領導人最起碼的修養和素質,生活中與同事以朋友身份相處,給予更多的關愛。久而久之團隊之間有了一種默契和融洽的相處方式及向前的動力。
李總眼中的商業地產
曾任北京天恒置業集團北京天恒瑞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副總經理的李睿從2006年至今,歷任陽光新業項目經理、運營總監,招商副總經理,北京瑞景陽光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集團總裁助理。憑借著多年商業地產的從業經驗跟我們分享了許多他的獨到見解。
近些年來,許多住宅開發商都高調宣稱進入商業地產,紛紛加緊在全國范圍內“圈地”布局商業地產的步伐。如國內實力開發商保利、金地、萬科等先后宣布了自己的商業地產開發計劃和目標。崇文門成就北京新地王、CBD二百億的出讓總額讓人嘆為觀止,商業地產可謂火熱異常。但是,商業地產新老混戰,看似百家爭鳴的情況,背后卻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商業地產新老混戰,看似百家爭鳴,但商業地產表面光鮮的背后,卻隱藏著許多問題?!澳敲炊嗥髽I進入,未來的商業項目供應量肯定會大幅增加,供應增加意味著競爭加大。”李??偨浝碚J為,目前商業地產貌似火爆的現狀,對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講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李睿告訴記者,短期大量激增的商業地產相較于人才儲備、零售業發展等現狀情況存在極大的不匹配,這必將出現惡性競爭的狀況:大量企業的進入,對土地需求量自然增加,地價必然上漲,導致開發成本增加,在本身就融資渠道狹窄的環境下,企業將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大量項目的出現,必然引發人才大戰,高薪挖人的現象現在比比皆是,導致工作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無法正常運作,這也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服務品質;大量項目的短期激增相較于有限的零售品牌資源,也必將導致商業項目的嚴重同質化,而且因彼此間的惡性競爭不僅增加招商難度并使得項目收益缺少保障。“目前的招商環境已經比較困難了,某些項目為吸引商戶甚至出現極低租金和免租、免物業費的現象?!?/p>
老牌開發商積極應對
然而,商業地產如何避免危機,走出“惡性競爭”的怪圈呢?李睿認為在目前商業地產的割據戰中,為避免危機、最終取勝,開發商采取了各種不同的策略。以萬達為代表的大佬級商業地產開發商,走的是快速、規模擴張路線。萬達廣場的擴張從未停止,而且有愈演愈快之勢。而首創芭蕾雨奧特萊斯、寶龍等新秀也在緊跟老大們的步伐?!霸酱笤酱螅綇娫綇姡Y源正向龍頭企業快速聚集。兼并加速,資本與土地規模成了制勝的關鍵?!?李睿說。
相比前幾位大佬,同樣是資深商業地產開發商的陽光新業,則更趨于穩健。這家在商業地產不溫不火的時候搞出大動作的企業,卻在當下顯得格外謹慎?!罢驗楝F在的商業地產太火,未來一些項目肯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在拿地、擴張的時候,就更要謹慎。”在目前商業地產的割據戰中,對于老牌商業地產開發商來說,在商業地產開發和運營上保持謹慎,未免不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對于以上兩種戰略,李總表示:商業地產發展無定式,每個企業的戰略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那么它在開發商業地產時,則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