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金健
摘 要: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中包含著對當代革命軍人的法律要求。這一法律要求根源于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我國憲法等法律的規定。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法律途徑,在于加強和完善相關各個方面的制度建設。
關鍵詞: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法律;黨的領導
中圖分類號:E22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2-0205-02
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關于大力培育“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深入貫徹這一論述精神,須從多個方面予以理解。本文試從法律的角度予以研讀。
一、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根源
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對革命軍人的法律強制性要求,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國家學說和法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是由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人民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和性質所決定的。
在我國,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對國家的統治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來實現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稇椃ā芬幎ǎ骸爸腥A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p>
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軍事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就最高國家軍事機關而言,國家的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梢姡瑖臆娛聶C關領導國家武裝力量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國家軍事機關領導的武裝力量,必須為人民服務,必須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服務?!吨袊嗣窠夥跑妰葎諚l令》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薄稇椃ā芬幎ǎ骸爸腥A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于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
可見,核心價值觀中的“熱愛人民,報效國家”,是法律賦予人民軍隊的神圣職責,是人民軍隊對人民、對國家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相應地,“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當然也是作為軍隊成員的革命軍人的法定職責和義務。
黨對國家的領導本身就包括了黨對國家武裝力量——人民軍隊的領導?!秶婪ā芬幎ǎ骸爸腥A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受中國共產黨領導?!?/p>
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是絕對的領導。所謂絕對的領導,應該是一種全方位的、無條件的領導,既是指黨對人民軍隊的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領導,也是指黨對人民軍隊的直接的領導和指揮,法律含義上主要強調后一方面。
黨對人民軍隊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領導,同黨對國家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領導是一致的。黨對國家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組織領導,即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干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行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人民軍隊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黨對國家的領導方式也應該適用于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
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也包括且強調黨對人民軍隊的直接領導和指揮,即黨的有關機構同國家軍事機關一樣,有權直接領導和指揮人民軍隊。中共中央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置于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其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薄墩喂ぷ鳁l例》是黨的文件,不是國家法律,其中這一規定的合法性如何?分析可見,這一規定和我國憲法的規定是一致和互補的。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核心價值觀中的“忠誠于黨”的實質。忠誠于黨,既是對人民軍隊的法律要求,也當然是對革命軍人的法律要求,是革命軍人的法律義務。
革命軍人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的內容和方式,由其職業特點所決定,就是核心價值中的“獻身使命”。獻身使命,是革命軍人對黨、對人民、對國家所負義務的內容和履行義務的方式。
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法律途徑
如何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解決的是黨、國家和軍隊怎樣才能確立和強化革命軍人的核心價值觀,而不是革命軍人自己如何才能自我養成核心價值觀。
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在思想教育、輿論引導、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逐漸形成的。不能迷信單一形式的思想灌輸和集中時段的火力宣傳。在諸多的因素中,“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鄧小平)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對于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起著更為根本的作用。法律制度建設中,下述幾個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應該建立在依法治國的社會背景之上。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是統一的。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依法治國就是人民治國、民主治國。堅持黨的領導包括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要求黨必須促進依法治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因為,黨是工人階級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堅持黨的領導,不是為了維護黨的執政地位本身,而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黨促進依法治國,支持人民當家做主,黨的領導就具有合法性,否則,黨的領導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中,對革命軍人來說,黨、國家和人民,都是價值主體、權利主體;但就黨、國家和人民的關系而言,黨和國家是實現人民利益的工具,是價值客體、義務主體,人民是價值主體、權利主體。因而,在革命軍人的核心價值觀中,人民才是最高的價值主體和最高的權利主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忠誠于黨、報效國家,是建立在黨是人民自己的黨、國家是人民自己的國家這一根基之上,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在于服務人民。因此,黨只有依法治國、加強民主,才能從根本上獲得廣大人民的內心認同,也才能從根本上獲得革命軍人的衷心擁護。為此,黨必須真正代表人民,把人民的意志變成黨的政策并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黨必須確保自身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確保行政機關依法執政、司法機關依法司法,確保廣大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
第二,完善保障革命軍人權益的法律制度,是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物質支撐。與現代社會普通公民的“權利本位”的法律地位不同,革命軍人處于“義務本位”的法律地位。革命軍人職業具有高風險性、高奉獻性、高強度性,軍人獻身軍營,意味著棄失了作為普通公民的許多權利,意味著更多的付出乃至犧牲,因而,革命軍人應該享有與其義務相應的廣泛權益?!秶婪ā返确梢幎?,國家和社會應當尊重和優待軍人,國家保護現役軍人的榮譽、人格尊嚴,保障現役軍人享有與其履行職責相適應的生活福利待遇。為此,有必要抓緊完善軍人權益保護的立法,而不能總是滯后于地方相關的立法。立法必須貫徹優待和保護軍人的原則,以確保軍人職業應有的社會尊重,強化軍人職業尊嚴,激勵軍人獻身使命。應該對有關軍人待遇政策的優惠方面加以完善,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法律規范。應該對有關軍人待遇政策的模糊之處、空白之處,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
第三,貫徹條令條例,依法從嚴治軍,加強部隊正規化管理,是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踐基礎。從思想品德內在形成機制來說,革命軍人價值觀的養成,是一個認知提高、情感陶冶、意志激勵、行為鍛煉的過程。加強部隊正規化管理,可以強化軍人的職業認知、深化軍人的情感體驗、砥礪軍人的職業意志、鞏固軍人的行為習慣;養成部隊令行禁止、紀律嚴明的作風和軍人的忠于職守、獻身使命的意識,是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行之有效的具體途徑。加強部隊正規化管理,要求必須依法從嚴治軍,維護軍事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對部隊實施法制化管理。在眾多的軍事法規中,條令條例最具代表性,因而,依法治軍,最基本、最經常的實踐活動,就是始終如一、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條令條例,嚴格按照條令條例規范部隊的各種秩序和軍人的一切行動,嚴格按照條令履行職責,做到機關按照條令條例指導,干部按照條令條例帶兵,士兵按照條令條例行動,部隊按照條令條例運轉,切實把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都納入條令條例。同時,還必須健全監督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切實把行政監督與組織監督、領導監督與群眾監督、執法部門監督和業務部門監督結合起來,形成有效的執法反饋機制和督察制度,及時糾正規化管理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其中,加強干部權力制約,改進機關行政作風,懲防軍內腐敗行為,弘揚軍營正義之氣,也是軍隊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對革命軍人的價值觀具有至關重要的導向影響。需要強調指出,應該結合對部隊和官兵的正規化管理,適時激發革命軍人的職責意識、使命意識,激發革命軍人的職業尊嚴感、榮譽感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把廣大官兵的思想意識引領到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要求的軌道上來。
參考文獻:
[1]年純福.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概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
[2]陸海明,錢壽根.軍事法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
[3]錢壽根,王偉偉.國防法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責任編輯 張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