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英
1959年,她出生于廣東開平一個富裕的家庭,父母均是受西方教育的醫生。然而在她出生一年后,一場文化大革命開始席卷全國,她的全家也毫無例外地慘遭監禁,兄弟姊妹也同樣被送往勞教營。
7歲那年,她開始獨自流浪街頭,多少次,她被那些紅衛兵凌辱,甚至脖子上被掛上“牛鬼蛇神孩子”的牌子,更沒有機會去讀書,每天只能靠在垃圾箱中揀食物充饑,就那樣度過了4年無家可歸的日子。
孤立與貧窮令她喪失了語言的功能,之后的她偷渡香港,依然過著饑不擇食的生活。兩年后,她又去了美國,先是投靠親戚,后投靠嫁到西雅圖的姊姊。那時,姊姊每天上班后,她就在家看兒童節目“芝麻街”學英語。曾經因苦難而自閉的她,終于再度開始說話,用英語交流,并漸漸融入美國社會。后來,經人作媒,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物理博士陳伯良,并與其結婚,生下兩子,從此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大兒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在兒子學校當兼職助教的她發現,兒子班里有一個小女孩,每次看到他們在一起吃午飯,總是睜著一雙饑餓的眼睛盯著他們,這雙眼睛對她來說太熟悉了。于是,她憐憫地問小女孩,是不是餓了?小女孩點點頭,她馬上把自己的一份盒飯送給了小女孩。之后,她發現這個小女孩似乎天天挨餓,便每天多準備了一份盒飯帶給小女孩吃。這個小女孩有著怎樣的身世?難道也和自己的童年一樣遭遇著不幸?帶著疑問,這一天她來到了小女孩的家里,這一看,她才知道,原來小女孩全家就擠住在一輛破舊的貨車里,靠拾破爛為生。也就是從這一天起,她又開始向他們一家人提供食品。而隨著這種救濟行為的深入,她更發現,在整個加利福尼亞的優瑞卡鎮,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同樣食不果腹,于是她決定幫助周圍所有不幸的人。從此,她的慈善事業開始做得風生水起,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
20多年來,她日復一日地照顧著那些流浪漢,從最初的小女孩,發展到如今的500多人。每天凌晨3點半,她就開始開始煮咖啡,做蛋糕,然后將做好的膳食送往11個分布在不同區域的流浪漢聚集點。被她救濟的人當中,有精神病患者、退伍軍人,也有離家出走的青少年、藥物濫用者等。杰瑞就是被她救助的流浪漢之一,他曾在山野露宿,也曾流浪過街頭,這個60多歲的流浪漢,終于不再為早餐而發愁。可是,每次送飯時,每當她點到杰瑞的名字,卻發現他總是躲得遠遠的,讓別人把飯幫他帶過去。她為此很不解,有一次,她拿著飯盒決定親自給他送過去。這下杰瑞慌了,一邊往后退一邊說:“別過來,我太臟了,我身上的氣味會熏著你的。”聽了杰瑞的話,她的心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對這些流浪的人而言,尊嚴的起點或許只是洗一次澡。于是,她又出資2500美元,與一個慈善組織合作建了一個澡堂。當60多歲的杰瑞一走出浴室便抱著她嚎啕大哭,因為他很多年沒有洗過澡了。
20多年過去了,受過她救濟的人無以計數,年紀最小的是3個月大的嬰兒,最年長的是82歲的老人,她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因此,她的善舉被媒體披露,她的事跡感動了無數的美國人。她就是2010年8月4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親自頒發的總統“公民獎章”的華裔愛心人士關惠群。
獲獎后的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為自己作為華裔能夠取得該獎項而感到自豪。而對于關惠群的無私奉獻,她則表示:“我不認為我是慈善家,我更像是母親照顧孩子。我能理解無家可歸的人,因我曾落魄很久。我將永遠幫助他們去掉身上流浪者的標簽,讓他們每個人的靈魂都擁有尊嚴,重新回到社會。”
圣文森特保羅會就餐設施經理說:“如果世界上的人甚至只有關女士的十分之一的慷慨,饑餓就將不會成為問題。”是的,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