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寅
摘 要:云計算技術由于能夠滿足通信的服務的多樣性及計算量大的要求在信息產業中應用極為廣泛。本文從它的背景,概念及其在通信中的作用來對其做了介紹。分析出云計算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其虛擬中心的概念。
關鍵詞:云計算通信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b)-0032-02
在目前的社會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通信的要求也越來高,這些要求不只只是通信質量上,還包括通信的服務的多樣性,以及通信的計算量上。而云計算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這些要求,“云計算”的浪潮正聲勢浩大的席卷著整個全球的信息產業。單從技術的層面來看,僅僅用技術來定義云計算是不全面的,它還應該算是一種資源交付,也可以是一種計算模式,又或者算得上是一種使用模式。云計算模型能夠是當前已經存在的移動通信網絡資源獲得利用的程度最大化,并且使移動網絡優化的效率得到提高。
1云計算的定義
在互聯網的基礎上,云計算是一種對服務的增加模式,也是一種交付模式,還是一種使用模式。經常情況下,云計算是使用互聯網來提高易擴展,云計算也是一種虛擬化的資源。它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來講:從狹義方面上來說,云計算可以看作是關于IT(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的使用和交付模式。一般情況下,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是以按需和易擴展的方式來通過網絡來得到。從廣義上來說,云計算可以看作是服務的交付模式和使用模式而不是關于IT基礎設施的。其所需要的服務的模式和狹義上的所需要的資源的獲取模式是一致的:在網絡上以按需和易擴展方式來獲得。這種服務可能是IT(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以及軟件的相互關系,也可能是其他類型的服務。這種服務表明了我們可以把計算能力看做一件可以在互聯網上流通的商品。而云計算中的“云”相當于網絡和互聯網。
而其的基本概念,不同的科學家也有不同的定義:前谷歌的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定義云計算:所謂“云計算”是指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把互聯網作為其中心,能夠給用戶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能讓互聯網的這片“云”成為每個網民的數據中心可計算中心[1]。
2云計算的基本特點[2]
(1)云計算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
隨著用戶對通信和計算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單機的計算機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些計算任務,而通信的發展也就受到限制。而云計算就不一樣,它可以利用適當的調度策略將無數的普通計算機聯合起來,然后讓它們在恰當的調度下分工合作,進而可以完成只有超級計算機才能完成的任務。從而體現出了其超級的計算能力。
(2)存儲數據安全可靠。
當你把信息存在云計算的存儲中心時,你可以放心的與你指定的人分享你的數據,因為在云計算中,有嚴格的權限管理策略,這樣你就可以免費的得到最安全最可靠的服務。
(3)云計算的基礎是虛擬化。
云計算的技術是基于虛擬化的,在云計算中,包含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網絡設備在內的底層硬件都被虛擬化了。接下來,在底層設備被虛擬化的基礎之上,一個可供用戶根據自己需要而對需要共享的資源做出選擇的基礎資源池被建立了,這就使一個能夠不斷變化的IT技術的基礎結構形成了,從而當用戶想享受云計算服務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催IT技術的基礎設施進行租用的方式來獲得。
(4)最小的代價,最優的服務。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有對個人計算機的維護經歷,常常由于要使用某個軟件或者是要打開某個文檔,我們不得不先去對某些軟件進行不停的升級或者是去下載某個軟件,這使得我們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而且我們有的時候還要面臨自己的電腦不能支持某種軟件的痛苦。而云計算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由于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在“云”的那一端對軟件和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我們只需要有一臺電腦,在電腦上利用簡單的瀏覽器,使用少量的錢,甚至是免費的獲得單機甚至遠超過單機所能進行的功能和訪問所有電腦上的資源。所以云計算服務對設備的要求很低,而能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5)云計算服務的中樞——互聯網。
云計算的中心時互聯網,在互聯網上,云計算是在分布在網絡中的節點上進行存儲和運算的,這就使終端的計算壓力大大的減低了。比如說有一個計算機需要進行相當大的運算,而當將這個計算任務傳到“云”中去后,云計算利用在網絡中的計算機,把這個計算任務分發到所有網絡中的計算機中去,計算后再返回給原計算機。這樣一來原計算機的的計算壓力就大大的降低了。
3云計算的服務形態(層次)
(1)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是指通過Internet,消費者在已經完善的計算機的基礎設施上能夠獲取的服務。該服務下,消費者可以使用在網絡中的任意的設施,能夠對任意的軟件進行使用,還能對部分的網絡組件進行控制。它也包括了私有的和公共的這兩種用法。
(2)軟件及服務SaaS。
SaaS(Software-as-a-Service)是通過Internet提供軟件,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租用以WEB為基礎的軟件而不是去購買軟件進行工作。它屬于一種軟件的布局模型,它主要是為了解決網絡交付的問題,這樣的話就可以使互聯網的托管、接入和部署變得容易。而我們要注意SaaS不等同于云計算,反之亦然,只是SaaS的后端基礎保障是云計算,而云計算是以SaaS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已。
(3)平臺即服務PaaS。
PaaS(Platform-as-a-Service)所能提供的服務是指,當消費者要在開始一個工程前,只要確定好要采用的開發語言和開發工具,PaaS就讓被收購或開發的應用的程序被PaaS分布到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上。這樣,接下來,客戶就可以對應用程序和應用程序的托管環境的配置進行控制和部署,而不需要對云計算的基礎設施進行管理或者是控制。
在事實上,它是指軟件研發平臺被當做一種服務,用戶以一種SaaS的模式來接收這種服務的,所以我們可以說PaaS是在Saa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前者使后者的開發速度提快了。
4云計算在通信中的運用
(1)運用在網絡遠程教育中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愈來愈快,學習工作的額方式也多種多樣,所以網絡遠程教育就是其中的一個產物。目前,網絡遠程教育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不過在當前的情況下,要實現知識和資源的共享,跨平臺的應用的要求還很困難,這也是我們現在亟需解決的問題。而云計算剛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由于云計算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所以用戶在完成所有的工作都是在Web上,而不是在桌面上。在任意時刻的任意地點,用戶都可以使用一臺已經與互聯網相連接的終端對任意的文檔和程序進行訪問。所以這個因特網會因為云計算技術而成為一個非常大的超級計算機,進而使各種數據和知識的共享成為現實,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云計算在很大程度上讓網絡遠程教育取得了變化和突破。
首先,在移動通信的社會中,學習也具有了移動性。在這個前提下,大家都是在實際生活中有所需要時才會去學習,所以有關學習資源的有效時間就顯得很重要,因為信息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學習資源必須要是相關領域中的最新變化的內容以及最新的需要,這就需要實時更新學習資源以滿足當前需要。而對于資源的更新來說,單靠幾個人或者說一個團隊來完成顯得有些不現實,只有將所有人都聯系起來,每個人都共享自己的學習資源,這樣才能保證資源的不斷更新,也才能保證學習資源的可持續的發展。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客戶能夠對學習資源進行編輯和創作,已經能夠跨平臺進行實時的共享。其次,學習資源不是存在某一臺計算機或者是服務器上,而是分布在存在網絡中的各個網絡節點中,這樣學習的人就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終端設備在登錄系統后能在任意的組織和系統中獲得來自其他組織和系統的學習資源。
(2)運用在通信網中。
云計算主要是實現了資源、知識和基礎設施等一系列的共享,能夠使運營商在目前已經存在的通信基礎設施上,大大降低其投入的成本,而取得更好的服務。所以云計算是通信中必需會使用的技術,但是在云計算技術的初期的現在,云計算還面臨著很多挑戰。第一,目前的標準化還存在著許多漏洞,還有很多關鍵的技術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在這個基礎之上,要想讓云計算環境全面的投入使用的想法不現實。所以我們只能實現小范圍的“云化”,到后面完善的情況下再實現全面“云化”,就如同當初中國的國策一樣。第二,現在處于初期的云計算服務的技術還有很多地方還有待改善,而我們網絡中各種產品不完全相同,那么在使用云計算的時候,對其架構的要求就不同。最后,在現在已經存在的業務系統中,每套系統都互不兼容,所以它們所需的基礎設施也就各不相同。而在這種情況下,就增長了建設業務的周期,增大了系統的維護成本和建設成本。而云計算最大的特點就是虛擬化,我們通過對網絡和服務器的虛擬化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在虛擬化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使網絡、計算和安全等資源得到共享。從而解決了目前的難題。
5結語
綜上所述,不管是從云計算的概念和特點,還是從云計算的運用來看,都能發現云計算技術是非常適合目前通信的發展,在當今社會形勢下的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目前這個共享的社會中,云計算技術能夠實現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收益的目標,它會是運營商和消費者到的首選。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的云計算和通信環境還要面臨諸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到最后能實現云計算服務的全面開放。
參考文獻
[1] 楊云.基于云計算模型的移動通信網絡優化[J].微型電腦應用,2009,25(10):42.
[2] 鄭龍.3G云計算技術在網絡遠程教育的結合應用模式初探[J],2010,5:1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