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加重視住宅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是否更能符合自己的居住需求。人們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很多探討,作為其中一員,本文作者也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從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與功能出發提出了現行的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要符合生態型這一觀點,倡導給人們提供更加適宜的居住環境。
關鍵詞: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生態型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b)-0078-01
近些年,更多的人開始探討住宅小區在建筑、規劃設計上如何更好地適應人們的居住需求,這種探討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生態型住宅小區更好地解決了人們現行的居住需求,所以,無論是居住者,還是設計研究者,都對其很是看好或者說偏愛有加。
1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與功能
1.1 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特點
生態型住宅小區不僅符合居住者普遍要求的舒適健康的標準,還很好地協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特點。
(1)綠化建設符合生態平衡的理念:生態型住宅小區的綠化,是一種很復雜的工程,不是隨隨便便地栽種一些花草就可了事的,而是結合了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等多門學科來進行的,它符合生態平衡的用地理念,對構筑優質的生存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節約了緊張的水資源:由于我國很多城市都面臨著水資源缺乏的問題,所以能否對雨水和地下水資源進行有效地利用就顯得很重要,很必要。生態型住宅小區在規劃、設計、開發和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水資源的有效收集和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
(3)分類處理生活垃圾:在生態型住宅小區里,人們對垃圾的處理不是簡單地收集和弄走,而是非常科學的做到了分類回收,不浪費資源,不污染環境,極大地改善了小區的環境和容貌,讓人們更為舒適和安逸地生活。
(4)有效利用自然資源:我們知道,生態系統有著自己的結構和物質循環途徑及能量流動,在生態型住宅小區能夠很好地利用這種能量為人們的生活、娛樂、鍛煉等服務,比如對光能的利用,安裝節能燈,可有效地取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1.2 生態型住宅小區的功能
生態型住宅小區有著很多不同的功能,簡單地說,它既能保持城市生物多樣性,又能調節局部地區氣候,還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具體一點就表現為以下幾點。
(1)保持城市生物多樣性:由于生態型住宅小區在規劃建設時考慮到了跟整個城市的生態系統達到統一,所以它有助于保證城市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連續性,能夠使人與多樣性的生物和諧相處,解決目前城市不適宜其他生物生存的問題,為它們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環境。
(2)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生態型住宅小區里,有更多的空間會被用來種植花草樹木,擴大小區的綠化面積。這些綠化既可吸煙除塵除噪音,美化環境,保持水土,又可凈化空氣,調節局部小氣候,進而營造出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
2住宅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要符合生態型
經歷了鋼筋水泥的時代,城市中的人們開始反感那種牢籠似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向往一種田園式的居住環境,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一個可以安放的家園。筆者從生態型居住環境的設計理念出發,倡導一種新的生活社區,從而為人們的這種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創造一種真實的可能,讓人們更好地回歸自然、擁抱自然、感受自然。
生態平衡是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建設生態住宅小區,可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生態住宅小區給人們提供的是一種生態環境,它處于自然生態平衡的系統中,具有實用功能、環境效益、科技含量高而又可持續發展的種種優勢。
人們對自然的回歸離不開兩個東西,一個是擁有綠色,一個是擁有水。在生態住宅小區里,綠色意味著環保和生態意識,代表著崇尚自然的設計理念。而水,則是一種很靈性的東西,不僅能凈化空氣,而且還總給人們一種很和諧的感覺,一般來說小孩子都是喜歡玩水的,或許就是這個緣故。總之,有綠色和水的住宅小區才有可能成為生態住宅小區,才能具有美感和環保的功能,才能使人們處于一種回歸自然的環境當中。
下面筆者就說一下住宅小區在建筑、規劃設計上如何做到符合生態型理念。筆者認為,只有堅持和做到以人為本和以自然為本,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構造多層次的生存空間,將自然環境融入到人工環境中來,才能真正實現生態型的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理念。
2.1 做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這個世界,其生存與發展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周圍的自然環境,都依賴于自然環境所給予的物質和能量。只有把自然環境考慮到人類的實踐活動中來,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才能使人類更好地向前發展。人類所發生的活動由于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使自己得以生存與發展,所以這些活動往往不僅具有很明顯的實用功利目的,而且還將這種目的建立在對周圍自然環境的影響上。
2.2 堅持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說一個生態系統在以后很長的一個時間里面都能很好地發揮其正確的功能,建設生態型住宅小區,正是一種對它很好的體現。在生態型住宅小區里面,其規劃設計、整體布局、空間結構、資源利用、綠化建設等都是遵循可持續發展這一出發點的。比如,對綠化布局的層次、風格等的考慮,不僅有助于防風防塵,美化環境,而且還能很好的防噪音等。
2.3 保持空間結構的多層次性
住宅小區的建設不單指住宅內部空間的建設,還包括外部交流空間,以及公共活動空間,甚至涉及整個城市空間。比如小區里的休閑廣場、綠地、游泳池、會所等等,這些空間的建設都是不可或缺的。人們正是通過在這些個場所里的溝通和交流,創造出一種和諧的相處氛圍,建設一個充滿友愛的家園。所以說住宅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要保持空間結構的多層次性。
2.4 進行自然環境再造
建設生態型生活社區,要綜合多種因素,只采用人為環境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考慮將社區具有自然再造功能,使人為環境和自然環境融合起來。比如,利用小區原有的地理形勢,經過適當改造,把水引入到小區之內,讓小區看起來更具有靈性和活力,這樣的考慮更符合生態的理念。
3結語
針對現在的住宅小區所存在的種種問題或弊病,筆者認為,創造和諧的生態的住宅小區應成為新時期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設計的理念,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生態)共處。建設生態景觀和綠化,不僅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有助于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讓人們體現到綠化資源給人帶來的種種益處,而且還表達了對人的一種關懷,倡導了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有助于為人們創造更適宜居住的生活家園。總之,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設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需要進行多學科的交叉研究,需要進行多方面的建設,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建設生態型住宅小區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姜元烽.可持續發展建筑小區設計理念[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16).
[2] 沈麗華,畢泗華.住宅小區建筑、規劃設計[J].四川建材,2010(3).
[3] 陳光明.現代生態型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