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金
不是流行著一副對聯嗎?上聯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聯是: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競崗中,其實也是一個行與不行的問題。所不同的是,競崗之中,不單是領導說你行與不行的問題,而是要全方位地做好行與不行的文章。
首先,自己要說自己行。面對擺在那兒的空缺崗位,你要有強烈的沖動心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情不自禁地從心底吶喊出“我行,我最行,我不會不行”的強音。面對競崗,如果你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最行的,或者認為自己不太行,懷疑自己是否行,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那你在競崗中就會軟綿綿的,一副畏畏縮縮的熊樣;就不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各種各樣爭取性、轉化性、推銷性的活動,你就真的不行了。
要讓投票、打分的人認為你行。投票的,主要是本單位或相關的領導、職工。打分的主要是專家。你的票數多不多,直接關系到能否進入下一輪的競爭;你的分數高不高,決定著你是否被淘汰、是否能夠入圍。如何讓投票、打分的人認為你行?這除了平時的人脈關系,除了臨時的宣傳、介紹之外,最關鍵的是競崗演說,那可是“黃瓜敲大鑼——一錘子買賣”的事兒。這一錘子敲得漂亮,興許這筆買賣就成了,這一錘子敲砸了,那就完了。
究竟如何敲好?想成功,有訣竅:就是充分展示你能夠勝任這個崗位的基本條件、特長和優勢。不要鼓虛勁,喊空口號,說大話,更不要說官話、套話。要來一點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干貨。最好說:這個崗位如果讓我來,能干得怎么樣。我有哪幾條切實可行的道道:一二三四。坐在下面的領導和職工聽了,往往會予以認同,把票投給你。在回答專家問題時,要聽清問題,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如果專家的提問,是個偏冷題,自己做準備時,沒有碰到過,也不要慌張,冷靜地想一想,能悟出點什么,就回答點什么,切記不要不懂裝懂,勉強支撐,答非所問。如果真的不知其所云,就干脆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予以放棄。這是誠實的表現,可以獲得好的印象分。
為了取得理想的演講效果,要有好的演講技巧。主要是有新穎的開頭語,語言生動、有激情,語言要準確、實在,結尾語要簡潔、有力。
讓競爭對手顯得不行。有個拳擊手,一次被打敗了,向他的教練討教,下次如何能打敗對手。教練用筆在地下畫了一條線,問他:在不擦除的條件下,如何使這條線變短?這位拳擊手想不出辦法,只好請教老師,教練在地上又畫了一條更長的線,說,只有你比他長,才能顯出他短。這其實說的是相形見絀的道理。兩軍相逢勇者勝,兩勇相逢智者勝,兩智相逢特者勝。請你拿出你的特點、特長、特色,讓競爭對手變短,知難而退!
讓行的人力挺你行。在單位中有些重量級的人,說話、表態影響力很大。這樣的人開口說你行,許多人也會盲從,這就是從權威人士心理。這樣的人如果是領導,是班子里的成員,黨委會上,他說你行,往往能起到定調作用,一般情況下,其他黨委成員不會輕易與他唱反調。如果不出意外,你的競崗就基本成功了。(摘自《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