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斌 王瑾 韓宏大 孫寶伶
摘 要:介紹了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現狀,對主流海水淡化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了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特點及區域優勢,在深入探討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環境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最后,對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發展展望天津
中圖分類號:TP7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b)-0227-01
水資源是基礎性自然資源,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近10年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有2101.59m3,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時空分布不均[1]。天津市水資源更加缺乏,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60m3,僅為全國水平的7.6%,已對天津市及濱海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呈現出明顯影響[2]。天津市海水淡化技術水平、建設規模走在全國前列,積極發展海水淡化,增加淡水資源供應量,對提高天津地區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1海水淡化技術發展現狀
技術方面,海水淡化有多級閃蒸、低溫多效和反滲透為三大主流技術,隨著技術進步,工程規模不斷擴大,成本也持續下降。在我國,除了多級閃蒸成本較高未進行深入研究外,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積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反滲透海水淡化集成技術和部分關鍵設備的制造技術[3]。在天津、青島、玉環等地建成了自主研發設計的熱法和膜法海水淡化工程,技術已經成熟。
2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
天津是我國較早開展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的地區之一,有多家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海水淡化技術及相關學科的研究工作,海水淡化研發能力和技術成果在國內居領先水平。近年來,在低溫多效與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方面開展了多項國家級、市級研究項目,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多效技術、反滲透集成技術及部分關鍵設備制造技術。天津市也發展成為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發中心之一。
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06年即發布了《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以海水淡化作為有效解決天津水資源短缺,保障天津市水資源安全供給、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放利用的重要途徑”,并對海水淡化發展規模、發展重點、區域布局等進行了規劃。規劃的發布對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涌現了眾多海水淡化企業,初步形成了海水淡化產業集群,產業鏈正在完善。
3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環境及面臨的主要問題
天津市有一系列適宜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其一,隨著天津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步伐加快,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明顯,海水淡化市場需求量大。其二,天津市水價較高,已超過或接近海水淡化的造水成本,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受海水淡化水價格。其三,天津市非常重視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是我國最早進行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地區之一,目前正在研究促進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其四,天津市具有優勢的海水淡化技術研發機構及高等院校,初步形成了海水淡化產業集群,有著工程建設、管理運營的豐富經驗,可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同時,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若干問題。首先,自主技術在市場中處于弱勢,目前本市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項目,多由國外公司承建或主要設備采用國外技術。其次,產業發展面臨國內競爭,國內多個沿海省市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產業,進行產業發展規劃,研究促進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并把研發自主技術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再次,產業發展制度和激勵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國家和天津市已有多個法律法規或政策性文件鼓勵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但僅有所得稅“三免三減半”與企業有明確利益關系,由于海水淡化企業盈利能力有限,該項政策的實際促進作用也不是非常明顯。
4促進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營造良好制度環境。要在深入調查國內外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準確把握海水淡化企業運營管理技術前沿的基礎上,研究促進海水淡化產業健康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其一,對海水淡化水生產企業給予積極的財政補貼政策。其二,實行稅收減免和優惠政策。其三,要調整和創新產業發展政策,對不利于產業發展的政策進行清理和調整,并加強政策系統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2)加強核心技術研發,促進自主技術示范。要進一步提高自主技術的研發能力,特別是對海水淡化共性技術、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攻關,提高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水平和國產化率,降低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成本。一是提高研發設計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組織國家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點企業進行聯合攻關,支持關鍵技術研發。二是構建海水淡化產業技術體系,包括工藝優化技術、節能降耗技術、裝備制造技術等,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三要創新“產、學、研”合作體制與機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動國產技術工程示范。(3)加強區域合作,整合產業鏈,優化產業布局。依據本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優勢和特點,強化區域經濟合作的理念,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以建設海水淡化大市場體系為導向,創新產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運作模式與合作方式,加強海水淡化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等方面的合作,積極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堅持互利雙贏基礎上,實現產業功能互補和產業鏈對接。
5天津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展望
(1)市場發展空間大,用于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項目有望成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主體。隨著天津城市化進程和以及濱海新區南港工業區、臨港工業區等建設的加快,海水淡化產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會和市場空間,市政供水項目可望成為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主體。(2)海水淡化建設項目的實施工藝主要以低溫多效和反滲透兩大技術為主。低溫多效工藝對水質的適應性好、產量穩定,但需要和發電廠或其他有低品位蒸汽的企業結合才適用;反滲透只需用電一種能源即可生產淡水,但對源水溫度比較敏感,天津海域冬季水溫低會對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低溫多效、反滲透工藝仍會同時存在,反滲透工藝由于其技術不斷成熟和建設的靈活性更具優勢,將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此外熱膜耦合、熱電聯產也有望在工程中得到應用。(3)在建設融資運營模式方面,由于海水淡化廠投資遠大于自來水廠,占用資金量較大。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國家和地方用于基礎設施的投資,另一方面可為民間資本提供投資機會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秦天玲,嚴登華,宋新山.我國水資源管理及其關鍵問題初探[J].中國水利,2011.
[2] 呂榮勝,王瀟雨.天津水資源危機及其對策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3] 馮厚軍.海水淡化的技術路徑[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