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葦
07期雜志有一篇名為《TLC橫行 U盤淪為快消品》的文章,筆者看后深有感觸。目前U盤市場上,除了假冒偽劣、次品橫行外,各U盤廠商為降低成本而廣泛采用比較低劣的TLC芯片,也是導致U盤質量堪憂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該怎么擦亮眼睛,盡量拒絕忽悠,讓自己買到一個質量比較可靠的產品呢?方法簡單,我們可以利用ChipEasy來達到目的。
ChipEasy的特點在于,它不僅能夠快速地檢測出U盤、SSD(固態硬盤)的實際容量是多少,主控芯片是什么,而且還能根據U盤的實際讀寫速度及U盤的整體質量為其打分,相信有了這些信息相助,我們再要買到稱心如意的U盤就會容易得多。
解壓文件
ChipEasy是一款綠色工具,程序下載后,雙擊其中的 “ChipEasy_V1.5.3.exe”文件運行解壓程序,然后在出現的“選擇目標位置”對話框中,單擊“瀏覽”按鈕,打開“瀏覽文件夾”對話框,在其中選擇一個解壓目錄(如圖1),確定后,返回上級界面連續單擊兩次“下一步”按鈕,相關的文件即會被解壓到指定目錄中。
檢測U盤
將U盤接入PC,然后進入程序解壓目錄,找到并雙擊“芯片無憂.exe”文件運行程序。程序運行后,會自動檢測本機中已連接的所有USB設備,并將其名稱及所在盤符等信息顯示在主界面的“本地設備列表”中。選中要檢測的U盤,有關該設備的詳情就會出現在下方的“選定設備的詳細信息”列表中(如圖2)。
在這里邊,有三項我們不可忽略。
分區容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該U盤的實際容量。目前有不少奸商喜歡用一些專門的燒錄軟件來修改U盤的容量數值,比如將原本2GB的U盤,修改為顯示8GB、16GB甚至更高,通過該項,我們可擠去水分,看出該U盤的實際容量。
閃存類型:目前U盤采用的閃存類型一共有三種,分別是SLC、MLC和TLC。其中SLC的讀寫速度最快、壽命最長,同時價格也最貴(約是MLC價格的3倍以上);TLC的速度最慢、壽命最低,同時價格也最為便宜,而MLC則處于兩者中間,是當前最為常用的閃存類型。很明顯,如果你在購買U盤時,發現它所采用的閃存類型是TLC,說明該U盤使用壽命有限,還是不買為好。
U盤得分:這一分數應該以大于30或等于30為宜。如果得到的分數較低,說明該U盤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比如此例中,筆者所用的U盤芯片為MLC,但得到的分數僅為坑爹的4分(強烈建議大家捂住嘴,不要笑出聲),就是因為該U盤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數據無法讀取,必須要經常格式化的現象(可憐,從入手到今,就沒放心使用過)。
相信有了這三項信息相助,即使你沒任何硬件基礎,也可以購買到質量可靠的U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