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ing
從全高清、互聯網到智能、云、3D,液晶電視近幾年來總是熱點話題不斷,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講的話題便同液晶電視背光技術有關。同樣的LED背光,但不同的背光源技術和入射位置將為用戶帶來不一樣的顯示效果,直下式及側入式LED背光源兩者優劣在哪?下文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同樣的LED 不同的擺位
LED背光儼然成為當前液晶電視主流背光技術。作為影響液晶電視顯示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LED背光技術按光源色彩可分為白光LED和RGB-LED兩種,前者低價、低功耗且利于控制機身厚度,后者擁有出色的顯示效果,不過功耗、發熱量和成本卻較高,這在不少液晶顯示器的報道和評測中均有提及。而LED背光其實還可以按入射位置劃分為直下式RGB-LED、直下式白光LED、側光式白光LED三種,后兩種并存于當前主流液晶電視市場。
時尚超薄 廉價的側入式LED背光源
側入式LED背光源是把LED顆粒配置在液晶屏幕的四周邊緣,再搭配導光板,讓LED背光模塊發光時,把從屏幕邊緣發射的光透過導光板輸送到屏幕中央的區域,這樣整體就有足夠的背光量,讓液晶屏幕顯示出畫面。側入式LED背光源的好處主要在于節省成本和便于控制機身厚度,因為將LED顆粒分布屏幕四周的做法能夠用較少的LED顆粒完成顯示,有效降低成本,且LED背光電視液晶面板的后方不需要配置LED模塊,而是放置在側邊,可減少屏幕整體的厚度。當前市場上主打輕薄、低價的液晶電視基本上都采用側入式LED背光源。
當然,由于側入式LED背光源的LED顆粒及LED模塊均分布在屏幕四周,也使得側入式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在使用時容易出現屏幕四周亮度高于中間區域的情況,且很難做到準確的色彩控制。
畫質控的選擇 直下式LED背光源
當前絕大多數直下式LED背光源其實是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該背光技術是把LED顆粒均勻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當作發光源,使背光可以均勻傳達到整個屏幕。與側光源相比,直下式背光源LED能夠動態控制背光燈,這樣在表現某些黑暗場景的圖像時,只需要調整必要的背光燈區域(在畫面上表現為黑色或較暗的部分)的局部燈光,即能展現出明暗對比自然的高品質圖像效果。直下式的好處是能夠分別設置不同的背光源模塊權責的區域,理論上也可以做到每一顆LED獨立發光控制亮度。不過“把LED顆粒均勻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當作發光源”的代價是高成本和高耗電量,這同RGB-LED背光源有些相似。
實用最好 按需購買
直下式LED背光源產品憑借優秀的色彩顯示效果總會讓畫質控們贊不絕口,不過當前直下式LED背光源產品主要由三星、夏普等國外品牌推出,定位中高端消費群體,以46英寸三星UA46EH5000R為例,其參考售價為4599元,相比同尺寸、采用側入式LED背光源的海信LED46K200貴了將近1500元,較大的價格差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對于預算有限,且非影音發燒友級消費者來說,側入式LED背光源足以滿足你的應用需求,沒必要過分糾結于直下式LED背光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