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洲 李南


曾有人問臺灣作家龍應臺,如果新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如何分辨它是否發達?龍應臺說:一場大雨足矣——最好來一場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個小時。如果你撐著傘溜達了一陣,發覺褲腳雖濕卻不骯臟,交通雖慢卻不堵塞,街道雖滑卻不積水,這大概是個先進國家;如果發現積水盈足,店家的茶壺、頭梳漂到街心來,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鍋子撈魚,這大概是個發展中國家。隨著雨季的到來,我國不少城市也陷入了水患的窘境。“下雨了,你們的城市可以看‘海嗎?”成為許多人的調侃。
惱人的“硬”路面
2010年,國家住建部曾對全國351個城市進行調研,發現2008~2010年的3年間,62%的城市都發生過內澇事件。逢大雨必澇,已成為大城市的通病,主要表現為:雨水資源大量流失;城市洪災風險加大;雨水徑流污染嚴重;生態環境破壞等幾方面。
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高峰期,原來的農田、水塘和濕地沒有了,地表“硬質化”——到處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筑,滿街都是水泥路面,這些都是無法自然滲水的。城市的公園、綠地又不夠,導致90%的雨水進入排水系統,使其難堪重負,一旦城市遭到暴雨襲擊,突然增多的雨水無處泄洪,于是,道路變成了“河流”,廣場變成了“湖海”,低洼區域也成了一片澤國。
路面不透水,使得降雨時雨水對地下水的補充完全被阻;雨水在地面匯集,引起交通阻塞,加重機動車尾氣排放的污染;雨水從地面流走或被蒸發,使得城市灰塵污染加重。
還有,硬路面吸收、儲存并反射太陽熱量,可使地面溫度升高,增加城市夏季的炎熱,加大為降溫付出的能源消耗。此外,硬路面還會引起諸多環境和生態負效應,如使路面的空氣交換和空氣濕度減低,與日益加重的空氣污染相結合,形成城市熱島效應;影響植物和動物組成的地面生態系統和生物活動……
治“澇”與利用并舉
“硬化”路面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大部分雨水資源未經利用就通過污水排水管網白白排放掉了,實在可惜。
我國是一個嚴重干旱缺水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量為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的1/4。水利部預測,2030年我國人均淡水資源僅有1750立方米。干旱缺水、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惡化,成了我國面臨的三大水問題,把雨水盡量利用起來,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最好辦法。據統計,雨水的凈化成本約為0.2元/噸,中水成本平均2元/噸,海水淡化成本6元/噸,雨水處理的成本最低。雨水回收利用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補充涵養地下水,減少水澇災害和淺層地下水的污染,還可以節省城市排水設施的運行費用,可謂是“一舉多得”的事。
城市建設和建筑工程的雨水收集利用有三種方式:如果建筑物是硬化屋頂,雨水應該引入綠地、透水路面或儲水設施蓄存;如果是硬化地面的人行道和廣場等,應該選用透水材料鋪裝,或建設匯流設施,將雨水引入透水區域或儲水設施;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礎設施,應該結合沿線綠化灌溉,建設雨水利用設施。成熟的雨水利用技術,從雨水的收集、截污、儲存、過濾、滲透、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產品和成套設備,透水地面只是其中之一。
透水磚與透水瀝青
所謂透水磚和透水瀝青,是指當大雨來臨時,能夠迅速自然下排雨水的地磚和瀝青路面。
透水磚是在花崗石骨料中摻入透水助劑和導水材料,生產而成的新型鋪路材料,其優良性能如下:
高透水性由于透水磚具有很高的孔洞率,特別是連通孔,可讓雨水快速滲入地下,不僅補充了地下水,還減輕了城市下水道排污壓力和對江河湖泊的污染。
利廢價廉由于制造透水磚的主要原料是工業廢渣,所以透水磚生產減輕了工業廢渣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生產成本也較低。
裝飾、吸聲效果好透水磚外形美觀,空隙率高,所以有裝飾和降低噪音的功能。
行走方便透水磚表面摩擦系數大,行人在上面行走方便。
按生產工藝劃分,透水磚可以分為燒結透水磚和免燒透水磚兩種類型。燒結透水磚是以無機非金屬材料(含固體工業廢渣、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為主要原料,經過粉碎、篩分、成型等工藝,然后高溫燒制而成,具有較大透水性能的鋪地磚。免燒透水磚是以無機非金屬材料為主要原料,采用有機或無機粘結劑,通過成型、固化而成。由于成型后不經高溫燒成,故稱免燒透水磚。
透水瀝青是用基質瀝青和改進劑加溫到190℃,經100分鐘預拌成改性瀝青;改性瀝青和添加劑經充分反應后,再加礦粉一起攪拌,然后鋪成路面。這種透水瀝青路面除能透水、防內澇以外,還具有以下優點:一、能有效減低行車噪音5~9分貝;二、能降低路面溫度10℃~15℃,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三、能減少行車事故70%以上,防止水花飛濺,提高路面抗滑性能以及雨天行車能見度;四、與一般瀝青路面比較,透水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能延長3~5年;五、可以少用35%的原料,是低碳環保路面;六、能減少附近空氣污染,降低路面塵土飛揚。
不過,透水瀝青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車輛行駛的碾壓以及夏季高溫的影響,易引起瀝青空隙縮小,同時道路的砂土、灰塵和雜物也會堵塞空隙,降低路面的排水降噪功能。根據國外經驗,一般采用“高壓清洗加吸引”方式的高壓清洗車進行養護。
雨水回收利用是節水、節能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城市化已經進入飛速發展階段,必將導致更多的土地變成建設用地。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將雨水回收利用和透水路面作為城市規劃的一部分進行建設或改進,利用好這一天賜的資源。
【責任編輯】龐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