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是的,基于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的Smart Response、Rapid Start和Smart Connect三項技術的確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但Intel似乎只提供了一個堅實卻又缺乏包裝的技術基礎,因此這三項非常有價值的技術用起來是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的。不過技嘉的EZ Setup工具軟件不僅把Smart Response、Rapid Start和Smart Connect三項技術打包成一個整體,同時也把它重新包裝,不僅擁有簡單大方的界面,還大幅降低了應用門檻,真正達到了化繁為簡的效果。
EZ Setup是技嘉7系列主板上的配套工具,基于Intel H77、Z77的技嘉主板都支持這款工具軟件。它的三項子功能,EZ Smart Response、EZ Rapid Start和EZ Smart Connect正好與Intel的三項技術相對應,但在使用難度上卻大幅降低。本次我們選擇了技嘉旗下相對高端的面向游戲玩家的G1-SNIPER M3(Intel Z77芯片組)來進行測試體驗。由于Smart Response需要用到固態硬盤,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機械硬盤和一個固態硬盤的雙硬盤存儲系統。
首先,使用普通的SATA硬盤裝好操作系統,然后正常安裝主機驅動,并且安裝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軟件,當然技嘉的EZ Setup也是必須安裝的。安裝好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體驗EZ Setup的高效表現了。直接點擊EZ Setup,軟件調用完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軟件后,就來到了EZ Setup的操作界面。
EZ Smart Response不用進BIOS
Smart Response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它能將固態硬盤作為機械硬盤的高速緩存使用,使機械硬盤也擁有固態硬盤那么高效的小文件讀寫速度。實現Smart Response的常規步驟是同時接入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然后在BIOS中將磁盤工作模式設置為RAID,并使用機械硬盤裝好系統,接著再到Intel的Rapid Storage Technology軟件中進行設置。這樣不僅麻煩,而且后續升級固態硬盤的用戶是無法在不重新安裝操作系統的情況下實現的。
不過,EZ Smart Response卻徹底顛覆了這個傳統得有些死板的操作過程,用戶不用在安裝系統前作任何設置,只需要勾選EZ Smart Response,然后點擊Setup即可。接下來,EZ Setup就會自動把硬盤工作模式改為RAID,重啟之后就會自動進入Rapid Storage Technology界面,接著就可以啟動Smart Response了。實際效果嘛,當然是非常高效了,看看下面的測試數據大家就能明白了。
EZ Rapid Start超級簡單
要用Rapid Start功能,沒有一定硬件功底的用戶恐怕是完成不了的,因為它不僅需要做BIOS設置(在BIOS中開啟Intel Rapid Start Technology),同時還需要使用DOS命令將磁盤分出一個大于等于內存容量大小的分區作為睡眠分區才行(最好使用固態硬盤)。不過有了EZ Rapid Start功能,這一切同樣只需要勾選,然后點擊“Setup”。
內存在掉電之后就會自動清空,但Rapid Start將會把內存上的數據完全備份至硬盤中,這樣無論是進入睡眠狀態還是直接關機,喚醒或重新開機后,系統都會優先調用此前備份的數據,不僅能夠加快喚醒和開機的速度,達到5秒開機效果,同時進入睡眠狀體后,此前打開的所有文件和網頁也不會丟失,即開即用。
EZ Smart Connect同樣高效
Smart Connect技術酷似咱們手機上的推送功能,但它實際上的作用是當用戶開啟如微博、QQ、郵件等程序,接著令電腦進入睡眠狀態時,系統仍然會以用戶設定的間隔時間定期喚醒,并聯網更新,然后重新回到睡眠狀態,依此循環,并且整個過程不會點亮屏幕。這同樣也是相當具有實用性的。不過它仍然需要用戶進入BIOS進行設定,但EZ Smart Connect依然只需要“勾選”然后“Setup”,即可開始安裝并啟動,之后重啟就完事。整個過程耗時不過10秒。之后,我們就能夠輕松享受到高效的Smart Connect效果了。
簡單讓人無法拒絕
簡單好用的東西是不會有人拒絕的。但事實上很多東西都只有用過了才知道好用。雖然Intel已經通過Smart Response、Rapid Start和Smart Connect給用戶帶來了更多使用價值,但偏高的技術門檻還是阻礙了這幾項功能的普及。而經過技嘉EZ Setup的重新包裝后,全新的技術變得更加簡單、方便,讓更多入門級用戶亦可輕松操作,這對于Intel,對于技嘉以及技嘉主板用戶而言可謂是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