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肥胖威脅糧食安全
英國研究人員在分析了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表的數據后,對全球人口日益肥胖的現象發出警告,稱如果不采取有效對策,將對糧食安全構成“主要威脅”。數據顯示,全球成年人體重合計2.87億噸,其中1500萬噸出自體重超重。體重越重,需要的能量越多。多余體重對世界糧食能量需求的影響相當于新增10億人口。全球十大“最重”國家依次是:美國、科威特、克羅地亞、卡塔爾、埃及、阿聯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根廷、希臘和巴林。北美人口中幾乎3/4超重;歐洲有超過半數人超重;亞洲人超重比例低于1/4。
“上帝粒子”或被發現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近日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而這種粒子很可能就是尋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觀測數據顯示,該玻色子質量在125.3±0.6京電子伏(GeV),置信區間為5個標準差,即有99.99994%的可信度表明該粒子存在。“上帝粒子”被認為是質量之源,如果它確實存在,物理學家就可能因此推測出宇宙大爆炸時的情景以及占宇宙質量96%的暗物質(包括暗能量)的情況。由于很多粒子的存在時間非常短,無法被觀測到,物理學界一直利用最后觀測到的光子等其他粒子來反推它們是由什么粒子衰變而成的。為了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世界多國共同資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興建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
柴油機尾氣確可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表聲明,認定柴油發動機尾氣具有高度致癌性。該機構經過評估后,把柴油機尾氣從2A組移至1組。2A組物質意味著可能對人體有致癌性,而1組物質代表與癌癥有明確關聯。也就是說,柴油機尾氣與石棉、砒霜、芥子氣、烈酒和煙草具有程度相近的致癌性。聲明稱,柴油機尾氣是導致肺癌的原因之一,它還與患膀胱癌風險正相關。汽油尾氣目前仍列入2A組,維持1989年的認定。不過一些柴油新技術研發機構對此作出回應稱,柴油機已接近實現有害物質零排放。
北極曾很“酷熱”
一個由德、美、俄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從西伯利亞楚科奇半島的一個由隕星撞擊形成的冰湖入手,鉆探取樣深層沉積物并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北極在歷史上至少出現過兩個“超級間冰期”,分別在距今40萬年前和距今110萬年前。在這兩個時期,格陵蘭島冰蓋可能全部融化。研究人員尚無法解釋這兩個“超級間冰期”的形成原因。一些科學家認為,南極冰蓋融化導致北太平洋底層水溫升高,進而帶動表層水升溫,從而觸發北極冰融;另一些科學家認為,南極冰蓋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將“高溫水”擠向北極,致使北極冰層融化。研究同時發現,極地地區的這種氣候變化很難用單一的溫室氣體理論所解釋。
西班牙山洞現最古老巖畫
英國和西班牙研究人員使用鈾同位素測年法,對西班牙北部一些山洞中存在的巖畫進行了年代測定,結果顯示,其中一些巖畫的歷史至少有4.08萬年,這使得它們成為迄今已知最早的巖畫。此前最古老的巖畫是在法國山洞中發現的,約有3.9萬年歷史。現代人的祖先在西班牙北部活動的痕跡可以追溯到4.15萬年前,同時那里還有尼安德特人,他們都可能是已知最早的“畫家”。這些巖畫圖案簡單,其中有將顏料噴在巖石上形成的碟形圖案,以及把手按在巖壁上然后噴灑顏料留下的手形圖案。
長期航天影響人腦和視覺
美國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長時間太空飛行可能導致宇航員出現大腦和視覺受損。研究人員對27名在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內的微重力或零重力環境中平均度過108天的宇航員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他們發現,9名宇航員視神經周圍的腦脊液空間有所擴大,6名宇航員眼球后部變得扁平,4人視神經腫脹,3人的腦垂體及其與大腦的連接發生變化。這些癥狀常見于一些不明原因的顱內高壓患者當中,顱內壓力升高可導致視神經和眼球的節點膨脹,損害視力。此前有研究表明,長期太空生活可導致宇航員骨質疏松、肌肉和視力退化。
“旅行者”抵達太陽系邊緣
美國宇航局日前發布消息稱,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經過近35年的旅行后,終于抵達了太陽系邊緣,它有望成為首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體。過去3年中,“旅行者1號”上攜帶的兩個高能望遠鏡接收到越來越多的宇宙射線,而且今年5月以來,來自太陽系外的宇宙射線數量急劇增加。此外,探測器感測到的高能粒子數量也出現變化,這些源自太陽的粒子數量有所下降。基于這些數據,科學家得出結論:人類向星際空間派出的首個使者已抵太陽系邊緣。它將帶著人類對“外星人”的問候繼續在星際空間旅行。
蠶繭可做心肌“支架”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蠶繭制品可作為“支架”,供心肌細胞生長,從而實現受損心臟組織再生。人類心肌細胞受損后,一般不會再生,致使心臟供血受到影響。因此,一些研究人員考慮在實驗室中培養人工心臟組織,替代受損心肌。但這需要首先找到一種立體“支架”,供心肌細胞“安家”。這種理想的“支架”并不易尋,因為它不僅要結實耐用,避免人體免疫系統攻擊,還要為心肌細胞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科研人員發現,用一種印度蠶繭制成的硬幣大小的薄片可以充當“支架”角色,這種蠶繭表面具有蛋白質結構且較為粗糙,有利于心肌細胞“落戶”。
膝蓋活動能發電
英國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新型發電裝置,可利用人們走路時膝蓋的活動來發電。這種裝置呈圓盤形,包含一個中心軸和可繞其旋轉的外環。將它綁定在膝蓋位置,走路時隨著大腿和小腿之間夾角的變化,其外環就會繞中心軸轉動,使其中的一些特殊器件產生電力。現在開發出的原型裝置發電功率約為2毫瓦,但在進一步改進后,其功率可超過30毫瓦,這足以為一些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如心率監測器、電子計步器和新型GPS等供電。
路燈影響昆蟲生態系統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路燈正在改變城鎮昆蟲的生態系統。這種變化會影響不同物種的存活率,長遠來看會波及以捕食這些物種為生的鳥類及哺乳動物。研究人員在路燈下或路燈之間放置了一些陷阱,最后收集了60個物種共1194只昆蟲。路燈附近的昆蟲的種類遠比捕獲的樣本豐富,這說明光污染對城鎮中的昆蟲生態系統產生了影響。
【文稿】彭文
【責任編輯】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