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學鋒

現在,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你也許會忽視:上網也會產生碳足跡。因為每次我們上網,都需要通過燃燒化石燃料來運行我們的電腦、服務器和數據庫,從而排放出二氧化碳。據估計,要維持網絡運轉,全球的數據中心每年需要耗電1520億千瓦時,加上與之相連的電腦及外圍設備耗能,可能占到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幾乎和航空業相當。
電子郵件也有排碳量
根據防病毒軟件供應商McAfee的一份報告顯示,對于全球氣候變暖,垃圾郵件恐難咎其責。當你從個人用戶的角度來看的話,每封垃圾郵件僅僅會產生0.3克的二氧化碳,但當你從整體來看的話,這一數字無疑會很大。研究顯示,每年62萬億垃圾郵件的散播,會消耗330億千瓦時的電力,這些電能足以供240萬戶家庭全年使用。
谷歌兩次搜索排碳量相當于煮一壺茶
現代互聯網的使用已經離不開搜索引擎,而搜索引擎的使用會消耗大量能源,造成巨大的碳排放量。網友用谷歌時,恐怕沒想到搜索會影響環境。一次搜索會產生7克二氧化碳,煮一壺水約15克。研究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美國市場用戶進行過143億次搜索,谷歌占到了約63.7%。按此計算,平均每天的搜索數為2.93億次。而1000次搜索引發的碳排放量,相當于一輛普通歐洲汽車行駛1千米的排放量。
如何使互聯網更環保?
那么,互聯網究竟對環境真的有很大損害嗎?其實,與其他領域相比較,互聯網對環境的破壞力并不能算很大。也可以說,互聯網將慢吞吞的郵政信件、電話或需要出差的面對面會議所排放的碳省下了。谷歌統計稱,印刷、發行1張報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850次搜索; 榨一杯橘子汁相當于1050次搜索;洗碗機洗一次碗相當于5100次搜索;制作一個三明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當于1.5萬次搜索。但是,隨著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電腦的碳排放量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網絡交通目前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根據國際環境聯盟氣候組的預測,到2020年,電腦的碳排放量將增加280%。
如何使互聯網更“環保”呢?號稱全球擁有8000萬用戶的Facebook 正在靠近北極圈的瑞典盧雷亞鎮興建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這是它在全球的第三個也是在歐洲的第一個數據中心。當地的寒冷氣候可以幫助服務器制冷,而不需要使用空調,同時小鎮也利用水電來獲得清潔能源。此外,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采用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如雨水回收、太陽能和循環熱能等,這樣可大大降低能耗。
【責任編輯】蒲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