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美跳
摘要在初一這個過渡期,學生面對更深更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學特點是重在推理分析。過渡期數學教學的重點主要是重視學生對數學語言的掌握,難點是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突破口是培養學生學會從多角度、運用多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過渡期教學方法數學教學
初一是從小學到初中的一個過渡時期,也是學生數學學習技能形成、學習興趣養成的一個轉折點,是九年義務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作為眾多課程中十分重要的數學課程,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占據重要位置。有效把握這個過渡時期數學教學的特點與教學方法,可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 初中過渡期學生面對更深的數學知識
小學到初中后數學教學有其顯著特點。在初一階段,數學知識更深更抽象了。突出體現在出現了許多符號和幾何圖形等。首先,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從心理、思想和知識儲備等各方面調整和適應。否則學習成績很容易進入一個瓶頸期,甚至有所下滑。其次,小學數學知識體系與初中數學知識體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兩者之間是一個從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已知運用到未知假設的過渡。這些差別也必然要求教學方法的相應轉變。
2 初中過渡期數學教學方法的特點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活動, 要想有效地進行初中數學教學, 就要選擇好和運用好教學方法,才可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①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初一數學教學方法截然不同:前者大部分內容是一些基本數字運算,著重于學生對計算法則的掌握和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小學高年級涉及的一些數學問題也主要是側重對學生運用已知條件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只需要教會學生們充分運用已知數量,利用算術解法,把已知數量集中起來加以分析,找出未知數與已知數之間的關系,并用一個或幾個數學式即可把未知數解答出來。而在初一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的思維不僅局限于已知量,還要學會假設未知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通過列方程等方法,運用等量關系和已知量來求出未知數。這就要求學生需有假設思維、求證思維。
3 初中過渡期數學教學對策
針對上文提到的小學與初中在數學知識及學生自身情況方面的不同,從解決小學升入初中這一過渡期學生們面臨的困難出發,我們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應該進行相應的策略研究和方法調整,根據具體情況,分清主次,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突破點,讓學生順利完成這一過渡,培養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3.1 教學的重點:掌握數學符號語言
在初一這個過渡期,教師應加強學生數學符號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在向學生傳授數學新概念、新符號的時候,重視對這些概念、符號的具體意義、用法的形象和透徹的解釋。
初中數學符號語言比較抽象,使學生難以形成具體、深刻的理解。有學者曾說過,只要學好了語文就能學好數學,因為學好語文就能夠讀懂數學題,就能理解并解答數學問題。雖然這個說法有些絕對,但至少說明了數學學習中理解數學語言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一這個過渡期的數學教學,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對數學符號語言的理解能力。例如解決數學問題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題目,這是數學教學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對于數學語言,如數學概念和數學符號的重要性,已有學者談到過。比如吳凱華就提到要正確理解及運用數學語言,提高數學表達能力。他認為學生對數學概念無法理解或雖然知道推理過程,但卻無法表述清楚等現象就是數學語言貧乏的表現。②初中數學知識中涉及到許多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概念,如絕對值、二元二次方程、輔助線、函數等(下轉第35頁)(上接第19頁)等,這些新概念在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因為,真正理解一個概念是人們運用這個概念的前提,而數學尤其如此。教學時,教師先從語文的角度結合數學的具體內容作出通俗的解釋,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具體范例,來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加深他們的理解。此外,在初中數學知識中新出現的不只是數學概念,還有一些數學符號,這些符號也是數學語言之一,比如≧、∵、//、≌等。靈活、準確地運用這些符號是學生學好初中數學需要掌握的基本功。筆者認為,從小學到初中的數學教學過渡,也是讓學生從沒有數學符號或者只有簡單、常見的數學符號的時期,到需要準確運用數學符號,并牢固掌握這門數學語言的過渡。在這樣一個轉折點上,教師應該以此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
3.2 教學的難點: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視角,就是讓學生們明白初中的數學知識不僅僅只是要求他們學會運用已知,更要學會假設未知,尋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關系來求到未知量、解決問題。而且,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不能再局限于小學的絕對視角。例如,在絕對值的教學中,第一要務就是要讓學生知道數字不再如他們小學時所接觸的那樣只有正數,只有比0大的數,還有另一個維度的數字,它們是從0的反方向走的,是負數,是和他們以前所認識的數字相對的數字。只有他們充分明白了以0為基點有兩個方向的數字,他們才能夠真正明白絕對值的意義,與0距離為3個單位的數字不只有數字3,還有反方向的數字-3,也就是|3|=3,|-3|=3。③
陳育炳老師認為,所謂逆向思維,就是從對立角度上考慮, 解剖問題,得到與公理、定理相悖的結論,或得到與條件相矛盾的結果,從反面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④筆者認為,對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逐步讓他們學會轉變思維方式,學會從結果推到過程,從過程推到開始。不僅要學會從已知條件入手,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還要學會如何從問題開始,對找未知要素,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3.3 教學的突破口:培養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能力
初二、初三的數學知識是在初一的數學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因此,初一的基礎無疑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把握了這初中過渡期的教學重點、難點和突破點,才有可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數學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克服學生學習數學的畏難心理和思想,使學生迅速適應初中數學教學環境,順利地過渡到初中數學的學習角色。
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知識傳播的過程,更是一個能力培養的過程,而對于從小學到初中這一過渡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教師只有在這階段把握好教學重點,教給學生扎實的基礎知識,訓練學生逆向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形成多角度和發散思維的數學推理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自信,才可能把過渡期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