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世界主義的提出,伴隨全球化應運而生,在認識到世界主義出現的同時,如何應對世界主義,主動融入還是以民族國家的獨立為重,成為現實所要解決的任務。
關鍵詞世界主義全球化民族主義
1 世界主義的歷史進程
世界主義是早已經出現的觀念,有非常古老的涵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史上的斯多葛學派。之后,許多重要的思想家都從不同程度上表現了對實現世界主義的希望和信念。啟蒙運動中,世界主義占據了核心地位,在19世紀后期的理論中,人們再次開始關注它,全球化在當代的討論,作為與民族國家對立的觀念它又出現了。
康德不僅提出了“永久和平”的思想,而且認為這種理想是可以實現的。康德認為,應該消滅戰爭,通過建一種“全球法治狀態”,限制對國際交往,使各民族聯合起來。康德認為,國家形式的基礎應該是將各民族聯系起來。他認為,民族國家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種歷史上存在的現象。它不會一直存在下去,必將被一些更為廣泛的概念所代替。
民族國家興起的時代,黑格爾認為應該是:政治基本形式組織形式的時代,雖然他辯護了民族國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他也認為,政治作為一種歷史形式,最終將變得成熟并且得到普及。一旦開始普及,那么這種政治形式也面臨著滅亡的危險。這種狀況,民族國家也同樣存在。
康德和黑格爾兩位哲學家的國家理論,在馬克思時代得到了很好的批判繼承與發展,馬克思在繼承的同時,也尖銳的批評了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馬克思提出國家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必將伴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亡。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最后一段也指出:“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這也表達了馬克思的世界主義的觀點。
哈貝馬斯認為,在全球化進程中,民族國家的功能的減退以及民族國家消亡的命運是不可逃避的結果。在他看來,這種趨勢在當今社會顯示出更加明顯的樣子。因為,從非自愿的風險共同體的角度來理解,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將逐步趨于這種共同體。哈貝馬斯看來,以前,現代性功能很多都是被民族國家表現出來,這種表現以前也是對社會一體化進程進行了消除。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前各類生態危機和大規模的軍事沖突帶來的威脅,這些威脅也逐步演化成世界性的風險,一些新問題也使人們措手不及,這些新出現的問題在以前的民族國家的架構中是很難得到解決。
2 世界主義構建的基本原則
2.1 超越民族主義固有思維,反對霸權主義
世界各國以及各民族正在一個統一的、權力與義務的相互平衡的體制當中,這也正是世界主義所帶來的影響。世界主義所要建立的世界秩序應該是超越民族固有思維的,其核心是一個非中心的、民主與平等的系統,根本宗旨是齊心協力地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問題,因此它要求所有國家和民族必須徹底拋棄利己主義的立場。
2.2 承認差異并且公平對待之
公平原則也是世界主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原則,世界主義并不是要消滅差異,也不是將差異消滅化,世界主義的理想,并不是一個世界存在著很多差異,而是一個統一的世界。所以,世界主義應該對差異進行一定的限制,但是這種限制是通過靈活的方式,不應采取強權,而是通過對話與交流,通過平等基礎上的協商。只有在規范的基礎上不同宗教信仰、世界觀、民族觀之間的差異才能得以合理的解決。世界主義不僅要照顧大國強國的利益,而且要考慮效果弱國的利益。
2.3 各個民族國家的自我限制
民族國家并不是現在就要取消,這也不是世界主義所要求的,世界主義目前只是需要民族國家做出一定的限制就可以。主要約束內容應該是:(1)尊重她國的文化特征;(2)倡導不同的文化間展開交流與合作,相互吸收對方的優點;(3)將自身利益超越本民族,將其放在全球化的大視野中來重新審視,為了整個世界主義的實現,甚至可能會出現犧牲一部分民族的利益。
2.4 加強國際合作
世界主義的首要目標不是進行先分裂后整理,而是對當前世界所面臨的巨大風險進行有效的治理,這也是世界主義在現實存在的價值躲在。世界各國各民族應當在一種平和的氣氛中來探討未來世界的走向,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公平性和真誠性應該是大多數參與者所期待的,所以應該在這方面加強。
3 全球化時代的反思現代化的提出
當今全球化的潮流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對于全球化的定位以及應對學術界爭論不休,有的認為全球化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有人認為全球化是整個世界的全球化。伴隨全球化的產生,反全球化的呼聲也是此起彼伏,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也不應該否認全球化的貢獻,有的國家雖然批評全球化,但主要是基于對秩序混亂的全球化,而他們也認為全球化應該在公平有序的約束下進行,希望參加者能夠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成果。
貝克從反思現代化的角度來對全球化進行分析,他認為反思現代化的理論可以分解為三個層面,具體表現是“風險社會理論、加速個體化的理論和多維度全球化的理論”三個方面。貝克將這一反思現代化的理論應用于歐洲,他提出第一現代性與第二現代性,他認為兩者并非互相矛盾,也并非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而且在他看來,現代社會的發展在20世紀最后25年中,經歷了一種非連續性,一次結構的斷裂,第一現代性的政治、經濟、科學等的基礎體制,被新的體制構成方式所取代。具體的說反思現代化理論的出發點,反思現代化的過程已經對民族國家的存在構成了挑戰。例如,因為文明風險的不斷增大,一些國家的部分職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它所擁有的能力。他認為,在所有的論點當中,最為核心的是第一現代性的基礎體制是民族國家,但是這種民族國家在反思現代化的進程中出現了根本上的動搖。
4 應對世界主義大潮的策略
(1)認識到這種理論的價值。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就其對世界工業化的批評,以及對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和危機的論述,已經給了我們巨大的震撼,因而他對全球化過程中的風險的預測絕不是駭人聽聞的,我們的時代,問題與風險層出不窮,并且這些問題也越來越復雜,我們身處在一個分裂、混亂的世界,為了避免空談,我們需要將目前的盲目情緒消除,并且應該正視人類現在以及將來所面臨的威脅。
(2)堅持民族國家的發展,不能過早幻想世界主義。對于世界主義應該實事求是的來看待,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們不能盲目的遵循世界主義。因為這一理論以及它的出現都在比較發達的歐洲國家,并且在這些國家看來,世界主義的實現尚需很長時間。而我國仍處于發展中國家之列,如果盲目追求這種理論,勢必會造成三歲孩子學游泳,淹死的不是別人。因而我們仍應堅持民族國家的基本立場不能動搖,在不損壞其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民族國家優勢,堅持本民族的發展壯大為基本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