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
【摘要】 二把折扇的功效——細節產生效益,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
【關鍵詞】 細節;細節教學;精彩細節;創造;功力;效益
近期研究者將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的理念用之于數學教學.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事,也應做于細. 如何操作才能讓數學課堂教學的細節增加數學教學效益呢?我想從兩個案例來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二把折扇的功效——細節產生效益
“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 細節不是科技尖端,是極其簡單極其容易的事情. 我們在教學中需要長期積累,注重對每一個細節的觀察,設計中不斷地訓練和提高,這樣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的成功才會不期而至.
以下是“扇形的面積”的教學片段.
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扇形,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在哪兒看到過扇形?
生1:我在一些統計圖上看到過扇形.
生2:打開的折扇就是一個扇形.
生3:刮雨器轉動時形成的圖形就是一個扇形.
生4:孔雀開屏形成的也是一個扇形.
……
(教師拿出一把折扇,并演示把它打開到不同的角度.)
師:大家注意到沒有,同樣一把折扇,打開的角度越大,扇出來的風就越怎么樣?打開的角度越小呢?
生5:折扇打開的角度越大,扇面與空氣接觸的面就越大,扇出來的風就越大;打開的角度越小,扇面與空氣接觸的面就越小,扇出來的風就越小.
師:這名同學很有生活經驗,而且還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 由此可見,扇形的面積與什么因素有關?
生6:扇形的面積與它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
師:扇形的面積除了與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外,它還取決于什么呢?(教師又拿出另一把小一些的折扇,并演示把兩把折扇打開到相同的角度,再疊放在一起)大家注意看,這兩個扇面,哪一個面積比較大?哪一個面積比較小?由此可見,扇形的面積還與什么因素有關?
生7:扇形的面積還與它的半徑的長短有關.
生8:扇形的面積取決于它的半徑的長度以及圓心角的度數.
……
這是一堂典型的利用細節生成的教學課. 細心的教師拿了兩把折扇,通過這么一比較,學生就能很清晰地明白了哪一個扇形的面積大,并且很容易讓學生去思考扇形的面積與什么因素有關. 兩把折扇從一個班被轉借到了另外幾個班,利用小小折扇這一細節發揮了非常大的教學功能. 我們的教師需要把一些不起眼的細節轉變成生動教學的誘因. 俗話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只要我們的教師有了一種自覺開發教學資源的意識,便會發現像折扇、身份證、年歷卡等常見的生活物品都能夠為我們的數學教學增添精彩. 教師既沒有使用精美的多媒體課件,也沒有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學生同樣學得非常積極、主動. 教師用點睛的細節設計,換來了學生最大的收獲. 追求課堂效率的最大化,理應成為我們數學教師的本質追求. 當教師有一雙慧眼(敏銳發現的眼光)、一個慧腦(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時,教學就能多些生動與和諧,我們的學生就會多些靈動和收獲.
案例二 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們要重視細節,將教學小事做細,并培養成一種習慣.
以下是“我有新的簡便方法”的教學片段.
師:請大家求棱長分別為5,5,10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有圖).
生:(5 × 5 + 5 × 10 + 5 × 10) × 2.
生:5 × 5 × 2 + 5 × 10 × 4.
師: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生1:我想出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5 × 5 × 1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上、下底面的面積有2個5 × 5;由于5 × 10可看做5 × 5的2倍,因此其余四個面的面積就有8個5 × 5. 共計10個5 × 5,所以列式為5 × 5 × 10.
師:聰明!他的思維很獨特.
生2:我還有一種新的簡便算法:5 × 10 × 5.
師: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前面的面積是5 × 10,側面共有4個5 × 10,而上、下面的面積和是1個5 × 10,于是列式為:5 × 5 × 10.
師:生2的思維更獨特.
鼓掌……
一、把目光放在學生身上(目標)
可以說,數學課堂教學的成果和服務最終都是為學生服務的,都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優秀的數學思維. 但是這一目標如果不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那么這只能是一句空話. 案例中教師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不斷鼓勵學生,讓他們痛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關注是一種難得的細節,這樣的做法也成就了小細節的成功. 教學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表揚,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時,學生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也許就讓我們的課充滿生機,讓我們的孩子充滿活力,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發現,去捕捉. 細節更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而并非自己的“表演”;細節往往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情感交流;細節往往更能真正體現一位教師的內在素質.
二、教師要有對細節無限的愛(實施)
“商業教皇”布魯諾·蒂茨說得很好:一個企業家要有明確的經營理念和對細節無限的愛. 那么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一個教師應當具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和對細節教學無限的愛. 教師善于把握細節,對于教學中出現的每一個細節都十分關注,充分讓其發揮作用,這樣才有學生思維的興奮和火花. 細節是整體的細節,整體是細節的整體. 設計的細節只有在流動的課堂整體中才能彰顯其價值. 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我們的教師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及時捕捉課堂細節,生成別樣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新華出版社.
[2]王麗杰,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J].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