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雪 劉宏云 劉書娟
摘 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水利工程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水利工程單位的聲譽和發展,更是和每一個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文通過調查建水利施工企業的工程質量管理現狀,提出了施工過程中現場質量管理的范圍及重點,指出了在水利施工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質量體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TV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a)-0124-01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大家對水利工程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取得水利施工項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水利施工現場質量體系的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的活動基礎。
1 施工過程中現場質量管理的范圍和重點
1.1 加強施工項目的過程控制
(1)施工人員的控制
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由項目經理統一指揮管理,各自按照崗位的標準進行工作,工程部隨時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進行考查,并如實記錄考查結果存入工程的檔案中。各崗位依據其性質量化為若干個的考評項目。考評結果將是工程部對管理人員進行評定的依據,評定結果和獎罰掛鉤。施工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相對穩定的施工隊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保證,每一個操作人員對公司的管理都必須清楚,這樣便于工程質量的有效提高?,F場施工員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合理安排人力,做到人員流水作業,降低窩工損耗的成本。
(2)施工機具的控制
庫管員要對施工機具要妥善保管,分類進行存放,實行施工機具領用登記的制度,以誰領用誰保管誰負責為原則。操作人員在領用工具時要向庫管員說明機具的使用目的,庫管員按機具使用要求來發放機具,確保機具正常使用壽命。
(3)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材料品種繁雜,質量及檔次相差甚多,在材料進場前必須先報驗,在材料進場后,依樣品和相關檢測報告進行報驗,報驗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因而要對其進行監控。采購人員在采購時,必須嚴格執行材料的檢查驗收手續:檢查質保書,看它的型號、規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還要根據規定做復試。保證采購材料質量合格。在進場材料的管理上面,采用限額領料的制度,由施工人員簽發限額領料單據,庫管員按單據發貨,從而既保證了質量又節約了成本,對于易碎或貴重的材料,在施工現場應當單獨存放,盡量減少人為搬運的次數。在運輸、堆放和安裝過程等環節亦要進行監。
1.2 加強技術質量控制
要堅持以施工組織設計為指導,對施工組織設計應進行兩個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1)在選定施工方案后,認真考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再制定進度計劃,使施工單位上報計劃與實際施工計劃相符。
(2)既要考慮單項施工,又要結合分部、單體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支持加強技術攻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單位、建設單位以及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地點的位置,對疑難、易出現的問題多次組織專題進行研究討論,分析影響質量的主、次原因及對策。
1.3 加強專項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以項目經理為核心。技術負責為主。專職質量檢查員,技術員、班組長以及其他質量檢查人員組成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施工現場的質量職能進行合理的分配。落實各項技術管理、材料管理、人力管理等制度。形成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的機制。在施工質量行成的全過程堅持要高標準嚴要求,堅持“自檢、復檢、終檢”的制度。
(1)開展自檢、互檢活動,培養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組長組織本班組人員對本工序進行自檢、互檢。班組自檢記錄填寫仔細,自檢出的問題已確實修正后方可由項目質檢員進行驗收。堅持做到施工現場事事、處處、人人、時時都嚴格按照質量管理制度和規范辦事。確保施工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
(2)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質檢員組織上、下工序施工班組長進行交接檢查,由下道工序班組長檢查上道工序的質量,對影響本道工序的質量問題提馬上出意見,并填寫交接檢查的記錄,由質檢員督促上道工序人員進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員再進行施工。通過此項話動增強了工人本身對質量的意識,加強工人的責任感,如果不交接就生產,一旦出現了問題,不是自己做的事也必須要承擔責任。從而在操作人員中形成人人管質量,層層把關。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品的存在一切可能。
(3)專職檢查、分清責任。在班組自檢的基礎上,項目質檢員還要對各班組長各道工序進行檢查,嚴格要求,對不合格的要立刻處理,檢查時必須分清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工人操作引起,還是由施工材料或者是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對于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2 建設施工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建設施工中質量的控制是為達到工程項目質量要求而采取的作業技術活動。是為達到工程項目合同規定質量的標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如對設計圖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監控,應該在有關項目施工前進行,這樣才能了的實現事先控制,對于在施工中容易產生的一些質量問題,應重點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控,堅決做到隨時發現隨時糾正。
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貫穿于質量管理的整個過程,確立控制標準,主要是構建出動態過程控制標準的模型,尋找產品形成過程中一些關鍵點,測定已產生的工作結果并且預測出即將產生的工作結果,與控制標準來進行比較,從而分析偏差,超出容差范圍的則需分析原因,并進行糾正。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質量,要結合企業的特點構建、較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并要結合工程的特點不斷進行改進。主要的內容有:
(1)確定控制的對象:如一道工序、施工過程、施工進度等;(2)確定控制的標準:要詳細說明控制對象應該達到的質量要求;(3)制定控制的方法:如工藝規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等;(4)檢驗、計量的方法和手段;(5)施工過程檢驗;(6)闡述實際與標準要求之間差異和原因;(7)為解決差異從而采取的行動。
3 結論
一個優質的水利建設工程,是實施嚴格并且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結果。一般來說它是通過施工前期的質量管理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來實現的。因此,一定要抓好水利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是創造優良工程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鋒,楊奕苗,王麗娟.水利工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1(2).
[2]王立成,郭貴忠,邢忠義.淺析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4).
[3]袁建新.水利工程建設應高度重視項目管理[J].工業設計,2011(5).
[4]趙鵬,貢志飛.淺談加強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08(34).
[5]劉玉柏,張艷玲,周琳博.淺談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0(1).
[6]張耀華,鄧梅艷.淺析水利工程質量控制方法[J].技術與市場,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