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恩平
摘要在人類社會歷史的長河中,新聞已成為百姓生活的談資及生活的導向標,遍及社會的各行各業,大至國際紛爭,沖突,小至人們的的日常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對新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自然對新聞工作者的修養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加強培育新聞工作者的職業修養,已是關系新聞生命力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新聞職業修養生命力
新聞的質量是如何,生命力強否,能否在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取決于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和修養。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加強自身的職業修養和素質的提高。新聞工作者除了具備基本素質外,還應當加強其他方面修養,應通過學習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理論政策水平,掌握專業的知識,宣傳的業務能力,培養艱苦深入的調查研究作風。
1 應加強思想的政治修養
1.1 提高政治覺悟
歷史反復證明,正確的輿論導向,對于國家的繁榮富強,對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團結,都有著重要作用。新聞輿論導向正確時,黨和人民之福;新聞輿論導向錯誤時,黨和人民之禍。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有了這樣的覺悟,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和時代一起進步,才能在政治上堅定,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并在此前提下,講究宣傳藝術,提高引導水平,才不辱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
新聞工作者要深入實際和群眾中去,挖潛新聞時點,在一定高度的政治覺悟上,把握好工作節奏,嚴謹工作過程,通過學習和實踐,才能不斷提高自身政治覺悟和政治素質修養。
1.2 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修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發揚團結協作精神,而其中最根本的是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中心,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要培養有理論路線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知識和新聞業務根底帶來的敬業作風,實事求是作風,勇于創新作風,這些要求體現了新聞工作者,在新的歷史時期工作的新特點,為全面加強新聞隊伍的建設進一步指明方向,所以新聞工作者,應當在這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并擔負起,以正確輿論引導人的任務。
職業的特殊性和時代的變化性,對新聞工作者提高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絕大多數新聞工作者經得起考驗,能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做好自己的工作,社會上種種不良傾向風氣的侵蝕,也應值得注意,如以新聞代廣告,以拉廣告贊助為名,實為收取宣傳費,有償新聞等。有個別新聞工作者做出違背新聞職業工作的行為,損害了新聞事業的聲譽,也影響了新聞宣傳的效率和公正。因此,在新的時期加強新聞隊伍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在發揮自身優勢時也要發現自身的不足,還應加強發揚繼承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好傳統好作風,力求在政治上盡快成熟起來,以崇高的道德風貌,以為人民服務為神圣天職,表現我們時代的精神。
2 努力提高理論政策水平要正確及時掌握基本理論,加強政策觀念
新聞工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工作方式來正確引導群眾,就是要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理論。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當是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不僅要用這一系列理論來改造世界觀,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并且要學會運用他們來服務社會民眾。
掌握這一系列基本理論,是為了更好地分析解決問題,正確地引導輿論,而不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語句來裝飾,把它看成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
掌握這一系列基本理論,可以幫助新聞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弄清出現事物的特點、本質,才能寫出更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因此,要注意聯系實際,辯證地看問題,抓住新聞熱點、時點充分滿足民眾的需求,客觀地反映事件真相,不要去追求所謂的“熱點”,要時刻關心人民,熟悉黨和國家各方面政策,結合各個時期不同的宣傳特點,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將黨和國家的利益與民眾利益聯系起來,才能做到新聞生命力的延續。
3 夯實知識、業務基礎,提高業務水平
3.1 要雜學博覽,注重知識的積累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科學發展迅猛不及,新的學科,新的知識,不斷增加,作為新聞工作者首先要掌握與自己的業務工作有關的知識,同時還要博覽群書,政治、經濟、法律、哲學、文學、歷史、地理、科技等方面的書籍都要讀一些,培養出一支既懂政治,學識淵博的新聞工作者。所以,對一切事情都懷著一顆好奇求學的心,才能自覺學習、勤于學習,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寫出的新聞作品,才具有時代性、針對性,讓人讀后倍感生動親切自然。
3.2 加強調查研究,選好切入點,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新聞工作者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宣傳者、新聞的挖潛者,同時更是調查研究的事業人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離開了第一線第一手的調查研究,新聞工作就是盲目的,新聞工作者決不能閉門造車,要做到腳勤、手勤、口勤,更要做到筆勤,要想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就要求緊扣時代脈搏,緊抓新聞時政焦點熱點,宣傳中既要關注民生,又要掌握政策的適度,要深入基層群眾,調查研究、積累資料、綜合分析,選好選準新聞的切入點,做到布局合,提高文字修養,提高寫作水平,用大眾化語言。
新聞工作者既是普通的工作一員,又是特殊行業的一員,新聞工作者還應有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職業修養,不怕苦險的敬業精神,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為社會民眾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