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這個重要階段里學問很大,家們不能只是單純的關注,更要深入學習,這樣才能幫助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
劉磊是個肯長的孩子,自從上了小學,他的個子在同齡人里,一直遙遙領先,劉媽一直很驕傲,劉爸卻懷疑自己的孩子是早發育,想抽空去檢查一下骨齡。劉媽雖然也知道早發育不好,但是她從來沒想過早發育會影響到身高,所以忽視了劉爸的建議。到了初中以后,正是“抽條”階段,可孩子個子長的卻緩慢,逐漸被別人落在后面。初三畢業的時候劉媽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發現骨骺線(骨骺與干骺端之間的軟骨,在幼兒的x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短,當骨骺與干骺端的軟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條緊密的縫,此時骨骺線完全閉合,骨骼停止生長。)已基本閉死,這就是早發育所造成的,醫生說,如果提早來檢查骨骺線,可通過一些手段來延緩骨骺線的閉死,比如:藥物、食物等。
一般孩子青春期發育年齡是在8至18歲,早發育給孩子帶來的危害首先是影響孩子身高。由于發育提前,使青春期前平穩生長的時間縮短,青春期沖高幅度不夠,最終這部分孩子的身高反而會比發育正常的孩子矮。觀察證實,發育提前一年,要少長3-5厘米。一些家長不明就里,明明是早發育還以為孩子長得好,等到發育正常的孩子猛竄個子的時候,自家的孩子卻長得很慢或干脆不長了。這時才發現不對頭,趕忙去檢查,結果孩子的骨骺往往已經閉合或接近閉合。
早發育的青春期有三“短”,最終結果都是會讓身高無法健康成長,而導致身材不能長高:
一短,長高時間“短”:如一男孩11歲那年長了8厘米,可很快長高速度就慢了下來, 14歲開始停長,檢查骨骺線發現,屬早發育,骨齡偏大2歲,提前2年停長。骨齡顯示,已無助長潛力。
二短,每年長幅“短”:女孩芳芳一直比同齡人矮,到了發育階段,還是沒有“躥個”,檢查后發現,骨骺線已閉合,但因錯過了最佳時機,可挖潛的身高只有2~4厘米了。
三短,躥個期短:有位患者發育一直很正常,但到了身高突增期,躥個僅1年就開始每年只長2厘米左右。檢查骨骺線發現,他骨齡正常,但骨營養儲備不 夠,骨細胞堆積量不足且活性下降,這和他童年時挑食偏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導致現在長高動力不足,躥個期短,直接影響最終身高。
孩子早發育家長應留心,在青春期到來前家長應密切注意孩子的身高,增長率。如果能提前2年發現孩子的早發育征兆,就有辦法調整補救。骨齡檢測(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借助于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通常要拍攝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醫生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確定骨齡)有助孩子長身高。無論受何種因素影響,只要孩子身材矮小,生長緩慢,家長要做的首先是帶孩子到專業機構查一個骨齡。因為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遺傳、疾病、情緒、運動、飲食、營養吸收、睡眠、內分泌等等,這么多的原因家長僅憑觀察很難準確判斷孩子矮小、長得慢的真正原因,知道了真正原因之后,才有辦法調節孩子的生長發育。
責編:初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