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龍
教授喜歡喝粥。在家的時候,經常讓老婆熬粥。
到南方出差,問題就來了,老婆不可能跟著他去南方熬粥。而且,坐飛機去,飛機上也沒有粥啊。怎么辦呢?教授說,買兩罐八寶粥帶著,不就妥了嗎?
教授買了兩罐八寶粥,帶到了飛機場。同伴告訴教授,飛機上是不讓帶流汁的,八寶粥屬于流汁,肯定是不讓帶的。
問題是難不住教授的。教授對同伴說,你們等著我,我去把粥喝掉。說著,教授背著小包,跑出了候機樓,到外面喝粥去了。
同伴們望著教授的背影,笑笑,什么都沒說。
很快,教授就回來了,用餐巾紙擦著嘴角。這一切表明,教授把粥喝進肚里了,萬事大吉了,不存在攜帶違禁品的問題了。
可是,教授卻揚起手里的小包說,我還有一罐,實在喝不下去了,要沒收就沒收吧。
其實,教授說的并不是心里話。他知道飛機上的東西都是免費的,他要留著肚子呢。教授把剩下的那罐八寶粥裝進了旅行包。教授這么做,也是心存僥幸,安檢的時候,萬一能混過去呢?
嘿,果然如教授想的那樣,教授的八寶粥竟通過了安檢。安檢的時候,教授把鑰匙、手機都掏了出來,卻沒掏那罐八寶粥。不知為什么,安檢門沒有發(fā)出“滴滴”的響聲。
教授露出了得意之色。教授悄悄告訴同伴,八寶粥混過來了!
飛機起飛后不久,空中小姐送來了飲料,還有盒飯。教授的胃口真好,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幾樣飲料都喝了一遍,盒飯也吃個精光。教授又吃又喝,并不狼吞虎咽,表現得溫文爾雅。
下了飛機,到了南方,住進賓館,吃的是自助餐。教授是個美食家,專撿營養(yǎng)豐盛的吃。當然,教授也沒忘記喝粥。每天早晚,他都要喝一碗粥,無論白米粥、紅米粥、黃面粥、雞蛋粥……教授優(yōu)雅地說,喝粥就是灌縫兒呢。
五天的會議結束了。
旅行包里,還有一罐八寶粥呢。教授已經想好了,回去的時候,帶到飛機上喝。
進了機場,喇叭里不斷地提醒旅客,不要帶什么,不能帶什么,不許帶什么……同伴問教授,您的那罐八寶粥,怎么辦?。?/p>
怎么辦?涼拌唄。教授胸有成竹地說。
教授的心里自有主意,來的時候,安檢沒問題,回去的時候,安檢也應該沒問題。
教授想錯了,南方機場的安檢很嚴格。安檢人員讓他把旅行包里的金屬物品掏出來,放到小筐里。沒辦法,教授掏出了那罐八寶粥,誠實地說,是一罐八寶粥,我馬上將它喝掉!
安檢人員看看教授,沒說什么。從教授的衣著打扮上看,就是個文化人,不會是犯罪嫌疑人。
教授舉著八寶粥,當著安檢人員的面,喝了個底朝天。
同伴們已經通過了安檢,坐在里面的候機區(qū)等著教授。同伴們都知道教授在干什么,免不了要發(fā)出感嘆。
一個同伴說,這就是教授啊,那個年代的人,什么都不舍得!
另一個同伴說,這不僅是一罐八寶粥,這是寶貴的精神,不浪費一粒糧食!
第三個同伴說,這反映了一種消費理念,也是一種思維模式。
同伴們議論紛紛,議論教授,議論那罐八寶粥。
教授腳步匆匆地趕過來了,八寶粥吞進了肚子,很順利地通過了安檢。
當然,教授沒聽見同伴們的議論。即便聽見了,也沒什么。教授的感覺很正常。不就是一罐八寶粥嘛,我自己掏錢買的,憑什么要浪費?
飛機起飛了,從南方飛往北方。
教授用自己的肚子,把屬于自己的八寶粥帶到了飛機上。
起飛沒多久,教授的肚子卻山呼海嘯地響了起來。
教授沒說,沒對任何人說。教授咬著牙,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