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第一到征戰電商,蘇寧不斷進化。
然而,蘇寧線上,線下“多元協同,虛實結合”是怎樣一種路徑?
中國零售業將走向何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現在,在不同的場合,蘇寧的高管們經常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蘇寧線上、線下是否會左右手互搏?
如今,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傳統零售業是強弩之末”的論調不時見諸媒體,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電子商務儼然已成為傳統零售業的終結者。他們擔心蘇寧會成為另一個柯達—當年,柯達擔心數碼業務會搶食了其膠卷生意,左右手互搏,因而戰略搖擺導致其一落千丈。
不過,面對左右手互搏的質疑,蘇寧高管團隊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蘇寧線上、線下協同發展、虛實結合。”
在蘇寧看來,互聯網飛躍發展,不斷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是一個大趨勢。從零售渠道的角度看,互聯網作為一個渠道而存在是必然的事實。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電子商務有取代傳統實體模式的可能,兩者不是一個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在電子商務渠道興起的情況下,以之為參照,線下需要重新尋找自己的“生存點”,需要對自身進行優化。
從南京淮海路的一個小門店到如今的千億級企業,乃至未來的萬億級企業,蘇寧面對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從不知電腦為何物到已經逐漸形成了通過互聯網購物的習慣。“現在我們要關注互聯網環境。”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說。
不僅如此,發展線上業務對于蘇寧而言也是出于競爭的需要。退一步講,即使有線上、線下左右手互搏的可能,自己不發展線上業務,別人也會與蘇寧“搏擊”。而發展電子商務,孫為民認為蘇寧無非“以前是單拳出擊,現在是雙拳出擊”而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從現在看,電子商務的確創造出了傳統零售業難以匹敵的發展速度,但是,傳統零售業也擁有多年積累的供應商關系、門店布點資源、品牌效應、售后服務以及入店體驗等獨特的優勢。
而蘇寧面對的難題,核心是如何構建一個體系,讓線上和線下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各司其職發揮各自基因中的最大優勢。蘇寧認為,線上電子商務和線下門店都是構成零售系統這個水桶的木條,只有取長補短才會帶來整體利潤的上升。
按照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的未來規劃,是將實體店和電子商務平臺結合發展,將蘇寧打造成中國的“沃爾瑪+亞馬遜”。這就意味著蘇寧既要完成線下的去電器化過程,又要打造一個具有相當體量的電子商務平臺。雖然在這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在過去的3年里,蘇寧不僅夯實了未來線上、線下發展的后臺基礎,而且已經找到了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之道。對于張近東來說,要打造一個萬億級的蘇寧,線上、線下本就應該是融合無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