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錫煌 馮揚德
賴杞生,1907年出生,平遠縣東石區楊梅坑人。1930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縱隊分兵平遠,幫助中共平遠縣委建立紅色政權,賴杞生參加了東石赤衛隊。紅四軍月底奉命撤離平遠,他跟隨縣、區赤衛隊轉移到江西省尋烏縣大田村進行整編,成為平遠縣模范赤衛大隊的一名戰士。
1931年1月,中共蕉平尋縣委、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賴杞生任蕉平尋紅軍獨立團第三連第三排排長。他由于作戰勇敢,經團政委羅屏漢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江西省軍區為了提高各地方部隊的政治素質和作戰本領,從各師團選調骨干,集中到軍區教導隊訓練,賴杞生到會昌縣參加了第二期培訓班,聆聽了中革軍委副主席彭德懷的動員報告。教導隊一邊上課學習,一邊參加打仗,打一仗總結一次,從打仗中學習打仗。1932年2月,紅軍攻打贛州城,先后投入總兵力14000多人,最后把賴杞生所在的教導隊學員也調去參戰。
賴杞生從江西省軍區教導隊集訓歸來,原蕉平尋紅軍獨立團已編入紅軍新獨三師,上級任命他為新獨三師第八團代理團長。1933年4月,賴杞生率領第八團與第七團會合,攻打尋烏縣城,挖地道,埋炸藥,炸開城墻,與敵人展開浴血巷戰,活捉了國民黨尋烏縣長和警察局長。在這次戰斗中,賴杞生左腳受重傷,到粵贛軍區會昌后方醫院治療。一個月后,粵贛軍區司令員何長工前來慰問,得知賴杞生腳傷還不能走路,關心地說:“那你就留在地方工作吧”。賴杞生出院后,調到尋烏縣蘇維埃政府軍事部工作,不久后接任部長,后來又調任安遠縣任縣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
由于工作繁忙,賴杞生槍傷復發,只好再次住院。有一天,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鄧小平來醫院看望賴杞生,看到他的左腳已跛,經征詢賴杞生的意愿,介紹他到中央總衛生部報到,還開給他一張半殘疾證明書。中央總衛生部分配他到中央醫療所任所長,該醫療所設在瑞金九堡。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開始長征,不久,瑞金失陷。賴杞生帶領醫療所21名傷員轉移到銅缽山一個石洞中,糧食吃完了,藥和其他日用品用光了,只有采野菜、摘野果充饑。接著敵人又放火燒山,天天圍剿。眼看無法再堅持下去,賴杞生召開黨小組會議,決定化整為零,將醫務人員與傷病員編為若干小組,化裝摸黑下山。賴杞生與醫生曾標突出重圍,結伴回到廣東。
賴杞生回到家鄉楊梅坑后,拖著殘疾之軀,東躲西藏,四處謀生。后來經人介紹,他到本縣仁居鎮六吉村一戶賴姓人家落戶安居。
新中國成立之后,賴杞生積極參加土地改革,擔任六吉村農會主席。對于參加紅軍一事,他卻認為由于自己傷殘,早已與紅軍失去聯系,對革命也沒作多大貢獻,因此沒有向政府反映個人情況,也沒有向政府提出什么要求。
1970年,賴杞生被紅衛兵和革命群眾以“逃兵”、“叛徒”、“反革命”等罪名揪出來批斗,后被逮捕歸案,縣革委保衛組還將他作為死刑案呈報,后經上級復核因證據不足未予批準。在牢獄中,賴杞生身心備受摧殘,從監獄中出來不久后,于1980年與世長辭。
1982年,梅州市、平遠縣黨史部門征集黨史資料時,查證了賴杞生參加紅軍的歷史。2010年,平遠縣在申報中央蘇區縣查找相關資料時,又在中央檔案館查到《江西革命歷史文件匯集(補遺部分)》(1992年12月出版)由中央檔案館、江西省檔案館編,有賴杞生參加紅軍和任安遠縣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的記載。歷史證明,賴杞生不但不是叛徒,而是紅軍失散人員,是人們心中永遠的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