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進入21世紀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和全國大開放格局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也已由過去的要素差異化競爭轉為環境優質化競爭。日前,廣東省委公布未來5年發展的“八大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廣東要實現從傍“資本大款”向傍“科技大款”轉變,通過傍“科技大款”來促進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升級。
10月22~26日,廣東院士聯絡中心組織了部分在粵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等院士一行30多人到揭陽市進行休養考察。考察期間,院士們到基層、入園區、進企業,感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同時,也邊走邊看邊建言,結合自身的專業領域和當地產業實際,積極為揭陽市經濟社會發展把脈開方、出招指路、獻計獻策。
產學研合作助力自主創新
當前,揭陽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正緊緊圍繞“打造粵東發展極,建設幸福新揭陽”的核心任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項目帶動、文化推動、高端拉動、生態聯動”的發展戰略,全面啟動“空港、海港”兩大經濟引擎,全力優化“社會、政務”兩大環境,努力把揭陽建設成為“重化工業基地、商貿流通之都、人文日新古邑、嶺南特色水城、粵東上善新區”。揭陽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綠平認為,實現“打造粵東發展極,建設幸福新揭陽”這一核心任務,既需要“傍資金大款”,更需要“傍科技大款”。此次在粵工作院士組團蒞揭休養考察,為該市提供了一個接觸高端智慧、了解科技大勢的機會,提供了一個接受超前指導、找準發展重點的機會,也提供了一個推進產研合作、促進共贏發展的機會,對于提高揭陽市科技發展水平,推動揭陽跨越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粵工作院士休養考察團一行先后到了廣東海興塑膠有限公司、廣東中科信泰新能源公司、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揭陽市有關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他們深入企業車間及產品展廳,詳細了解企業的創新能力及產品開發情況,對企業的發展給予肯定。
在廣東海興塑膠有限公司,在粵工作院士休養考察團一行參觀了產品展廳,聽取企業負責人有關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對企業深化技術創新,努力開發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等表示贊許。《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總編輯、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原校長劉人懷認為,該企業生產的塑料家居用品是生活的必須品,市場空間廣闊。而該企業也注重把創意設計融入到產品開發之中,使所開發的產品方便、美觀、實用。他建議,企業應加強與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其附加值。同時也要加強營銷與宣傳推廣,積極拓展國內市場。
廣東中科信泰新能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純電動汽車研發生產的科技型企業。院士們在聽取該企業有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安全環保動力鋰電池項目和年產5萬輛電動汽車項目的情況介紹后,詳細詢問了研發技術和產品生產、銷售情況,對該企業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填補粵東地區“純電動轎車”生產領域空白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團一行深入車間,考察各種型號模具模型的生產和售后服務情況。在與企業座談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學教授姚新生對該企業重視人才工作,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企業強勢進軍高端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做強做專的基礎上做大做強等戰略給予肯定。他希望巨輪公司繼續加強與高校院所的合作,在人才培養上加大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推動企業做強做大。
轉型升級打造特色產業
考察團一行還先后到陽美玉都、普寧國際服裝城、大南海石化工業園、惠來電廠和風力發電場等,就該市重大項目建設及特色產業發展等進行了實地考察。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廣州市城市規劃局高級規劃師戴逢表示,揭陽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了“空港經濟”和“海港經濟”兩大引擎,其發展思路相當好。該市以揭陽潮汕機場通航為契機,積極推進現代化空港經濟區的規劃和建設,這將有利于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城市的區域競爭力。同時,大南海石化工業園中委合資廣東石化煉油項目的全面建設,也將有利于帶動中下游產業的發展。對于揭陽市有悠久歷史的玉器特色產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黃偉建議,該市應加大對玉文化的研究,挖掘玉器產業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
在1992年揭陽剛建市時來過揭陽的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廣州分院研究員謝先德,對該市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示感慨。他表示,揭陽市城市建設很有特色,特別是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揭陽在今后發展中走高新技術路子,多與科研單位開展合作,做到科研與生產相結合,擴大科研規模,提高產業層次。
寧波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師范大學教授石鐘慈認為,揭陽在區位優勢上與寧波相似,都是臨海,并且資源豐富,發展條件優越,發展后勁充足。他建議,揭陽可借鑒寧波的發展模式,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同時,揭陽在做好人才引進和服務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當地的人才—如可結合地方實際及產業需求,通過建立二級學院或合作辦學等,培養一批技術人才。石鐘慈院士表示,揭陽發展前景廣闊,相信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跨越崛起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情系家鄉獻良策
在此次的在粵工作院士休養考察團中,有幾人的身份比較特殊—他們是揭陽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許寧生和陳小明,以及曾在揭陽生活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
回到家鄉的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院士,對揭陽全面啟動“空港經濟、海港經濟”兩大引擎,全力推進大項目建設、加快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汕潮揭”同城化,全面謀劃城市擴容提質等表示贊賞。他認為“兩港”經濟動力十足,有如對揭陽乃至粵東發展投入了“催化劑”;而該市不斷搭建交流平臺,引進了不少專家及行業精英,這些都將為揭陽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增強發展的信心,創造發展的機會。同時,他還積極謀劃中大與揭陽的合作。許寧生表示,接下來將更好地發揮中山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發揮各學科優勢,在更寬的領域、更深的層面上加大力度推進戰略合作,全面參與到揭陽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攜手發展,互利共贏。
今年已8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深情地回顧了他50多年前在揭陽下鄉的經歷。他坦言,這次休養考察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所聽的潮語、所看的潮劇都讓他覺得很親切。在感慨揭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盧永根院士也特別建議揭陽要重視發展農業,注重做好環境保護。他希望揭陽發揚良好的農業傳統,挖掘潮汕特色的農業品種,進一步打造品牌。
揭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綠平在座談會上表示,院士們經過為期5天的休養考察,對揭陽的實際情況把握得很到位,為該市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高屋建瓴,見解獨到,論述精辟,不僅從宏觀戰略方面著眼,重點指出置身于國際化、全球化新時代背景的揭陽如何搶抓機遇、加快發展,而且從微觀具體方面入手,從揭陽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指出應重點解決哪些問題,推進哪些項目,規避哪些風險;不僅有理論的高度,更有實踐的指引,對該市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陳綠平希望院士們今后繼續關注揭陽發展,給予更多支持,把揭陽作為科研基地,推動產學研合作,與揭陽建立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揭陽方面將提供人力、資金等各方面的服務,讓學術成果轉化成為生產力,促進共贏發展。
責編/吳浪
花絮
院士對弈
在揭陽普寧洪陽德安里,休養考察團興致勃勃地參觀了“老寨”和“中寨”,以及普寧市文物考古展室、陶瓷室、工藝室、兵器室等,對德安里宏大的建筑布局和獨特的設計風格表示贊賞,希望揭陽對這些具有潮汕傳統特色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組群加強保護和深入研究,在傳統旅游產業的基礎上,努力向旅游資源及旅游文化產業方向發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圖為劉人懷院士和姚新生院士在德安里的工藝室對弈。
過把電動車癮
廣東中科信泰新能源公司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填補了粵東地區“純電動轎車”生產領域空白。圖為俄羅斯工程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教授劉煥彬饒有興致地試開了該公司生產的純電動轎車,親身體驗駕駛感受。
玉石魚真有趣
在粵工作院士休養考察團一行參觀了揭陽的陽美玉都,詳細了解陽美翡翠玉雕的發展歷程以及玉器產業發展情況,并認真察看了部分翡翠玉雕作品。圖為魚類生理學專家林浩然院士對玉石做的“魚”很感興趣,一口氣買下了1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