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安娜 紀杰
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城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目標,對城市的土地、空間以及各種設施進行的綜合考慮與合理布局。
李江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規劃師。他先后在烏魯木齊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與烏魯木齊市城市規劃研究所工作,歷任制圖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規劃二所所長、院副總工程師;現就職于新疆新土地城鄉規劃設計院,任總工程師,至今已有20余年的城市規劃從業經驗。他實踐經驗豐富,先后承擔過烏魯木齊市城市總體規劃、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規劃、烏魯木齊市近期建設規劃、甘泉堡工業園總體規劃等一批重大項目。在實踐的同時,李江宏還不遺余力地進行理論方面的探索和提高,不斷地將實踐中的現象與理論上的認識緊密結合,先后在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了諸多相關論文。他對城市規劃有深刻的理解,在城市發展戰略、空間發展規劃、城市規劃等方面頗有建樹,為烏魯木齊市城市規劃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李江宏認為,中國在實施改革開放30余年之后,經歷了并仍將經歷一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當前國內豐富的城市發展、建設和規劃的實踐已經將一種新的城市規劃范式呼之欲出,這種規劃范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規劃本質上是空間規劃,在一個區域中各種人居環境所構成的空間組織是逐漸形成、演化的,是城市化進程中伴隨著經濟發展、鄉村人口和外來人口進入城市而發生的,它既循著城鎮發展的歷史軌跡,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也受到人為因素的干預。城市規劃的目的是使城市中所有的空間組織滿足各種人群在一個時期內的需要,也符合未來人群的基本利益。城市化的過程并不體現為均衡化、勻速化的特點,而是充滿了不平衡和矛盾,城市規劃要解決各種沖突和矛盾,包括公有權益和私有權益的沖突、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沖突、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沖突、地區和地區之間的不平衡等等。為了協調這種沖突,城市規劃要本著公正的原則,從空間權益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公共政策和其他工具,對城市化的進程進行有效的干預和引導。
城市規劃的管治作用相對于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對于政府而言是“管”的方面,城市規劃是一類獨立的公共政策;對于社會而言是“治”的方面,城市規劃是需要公眾積極參與的一項公共事務。由此出發,城市規劃首先要滿足一個地區內的人群,其基本的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對城市空間的需求,并在此前提下實現最佳的空間效益,使之達到舒適宜居的效果。
李江宏認為,科學和公正是城市規劃的兩把重要尺子,今天的城市規劃工作者應主動承擔起把握好兩種標尺的責任。
以這些觀點和認識為基礎,李江宏所做的關于烏魯木齊的規劃工作,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肯定。2009年,他參加了第九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與穩定論壇”,會上與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所長共同發表了《論烏魯木齊南城區改造》的提案,后經自治區領導批復轉烏魯木齊市委,該提議在烏魯木齊市棚戶區的改造中得到落實。2011年,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五屆“天山南北院士行”活動提出烏魯木齊市的主題策劃—“城市創新帶動區域發展”,獲得烏魯木齊市政府領導的贊同,成為會議主題,結題報告以“創建西部智都和亞洲陸港的策劃”為本屆活動的策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2012年,他的《關于在邊疆地區建設多民族混居型社區》的建議得到了自治區相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并組織了討論,相關建議在烏魯木齊市層面得到了支持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