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沛

北京市朝陽區在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推行“準物業”管理模式,在治安防范、綠化保潔、維護維修和停車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小區服務管理水平,讓老舊小區的居民也能“人人享有物業服務”。朝陽區社會辦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準物業”管理的3種模式,并表示居民可通過民主決策機制確定實施哪種模式。
居民每年只交70余元
北京朝陽區有408個無人管理的老舊小區,已有26個小區陸續試點“準物業”管理。今年,他們還將在30個老舊小區內推行“準物業”管理模式。
“準物業管理”是由居民自治組織根據小區情況確定的、以自治互助或互助和服務外包相結合等方式,為居民提供基本物業服務的一種管理方式。實行準物業管理前,小區要建立小區管理委員會,作為社區居民參與推行小區準物業管理的非營利性自治組織,每屆為兩年。
據朝陽區社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準物業管理不以營利為目的,收費標準比較低,一般只收服務成本費。例如,團結湖街道目前有8個老舊小區在實行“準物業”管理,居民每年只需交納共70余元的保潔費、垃圾處理費,此外,需要停車的居民每月交納150元的車位費。
管理模式需征求民意
朝陽區社會辦相關負責人說,今年即將推廣準物業管理的30個小區,由朝陽區各街道根據社區情況選取,如居民有意愿,可以向居委會申請。
進行準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將采用居民自管與聘請專職人員相結合、居民互助與服務外包相結合和成立非營利性物業服務機構3種模式。具體實施哪種模式,由小區管委會在廣泛征求民意的基礎上,通過民主決策機制確定。
有三種管理模式可供選擇
以下3種模式可以采取單一方式,也可以多種方式相結合,具體確定和選擇要根據本小區的資源情況和社區參與的情況來決定。
模式1:成立非營利性物業服務機構
這種機構將依托于街道辦事處,形成“街道、社區、物業服務公司、小區管委會”四位一體的準物業管理格局。非營利性物業公司通過向居民低收費以及多方籌措資金等方式,實現準物業管理的市場化運作,以市場機制保障物業服務的正常運行。優點在于能夠整合街道資源、便于統一管理,高效快捷地為居民服務,通過市場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的機制,保障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的長效運行。
模式2:居民互助與服務外包相結合
將物業管理中的專業服務部分外包給專業物業機構,包括清掃保潔、小區綠化等。而居民可以提供的互助服務包括維修水管、維修自行車等。朝陽區社會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些居民在退休前就是技工,修理水管、修自行車并不難。居民互相服務能夠減少居民需要交納的物業服務費用,而提供服務的居民還可能獲得一部分收入。居民可以自己向居委會報名提供相關服務。
模式3:居民自管與聘請專職人員相結合
特點在于建立較為完善的居民自治管理制度,將居民自管與聘請專職人員相結合,通過專職人員和專職服務隊伍的服務提供,拓寬準物業服務的內容,保障準物業服務的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