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所以千萬別吃隔夜菜!”這一說法聽上去有些聳人聽聞,讓很多習慣自帶午餐的白領們擔憂不已。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隔夜的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隔夜菜有毒論源起“亞硝酸鹽致癌”說
記者經過查詢發現,隔夜菜有毒論的最主要說法是以下這段文字:“由于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煮熟后如果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
實際情況如何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食療專家徐大成副主任醫師說,很多蔬菜中本身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一般要施氮肥,硝酸鹽不少就是從氮肥中來的。
一般來說,生的蔬菜比熟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少。剩菜放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增高的可能性也越大。需要指出的是,硝酸鹽本身是無毒的,但蔬菜在煮熟后如果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便會轉化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被人體超標攝入后,會使人出現頭昏缺氧癥狀。同時,達到一定限量的亞硝酸鹽還有可能與人進食的其他食品、藥品的某些物質發生反應,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徐大成副主任中醫師說,在他的門診中也曾經接診過幾位腸癌患者,多年來有食用隔夜菜的習慣。“但是癌癥形成的病因比較復雜,目前還未有定論,只能說可能與這種生活方式相關,也并不能說吃隔夜菜就是他們致病的原因。”徐大成說。
一般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致癌
徐大成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說,雖然與新鮮蔬菜相比,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但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也不至于達到致癌的量。比如以綠葉菜為例,據科學實驗表明,如果烹調后不加翻動放入冰箱,菠菜等綠葉菜24小時之后亞硝酸鹽含量約從3mg/kg升到7mg/kg。而人體攝入0.2g亞硝酸鹽才可能發生中毒,這說明要達到中毒的量,至少一頓需要吃上幾十公斤的隔夜蔬菜,對正常人而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隔夜菜對健康不利實際上是營養損失大
雖然隔夜菜致癌說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但是專家依然建議大家最好少吃,原因在于隔夜菜對健康最大的不利實際上是營養損失大。
專家建議,最好不要吃剩菜,如果特殊情況需要帶隔夜菜,除了上面所說的注意隔夜菜的保鮮外,還要有選擇地帶。比如葉菜類,特別是深綠色的菜,不適合帶飯。可以選擇一些像茄子、冬瓜、土豆、胡蘿卜、菜花、蘑菇等作為帶飯的首選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