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中央國家機關新能源電動公務用車試點示范工作在北京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正式啟動。盡管只有23輛電動車,盡管只是一年的試用期,然而包括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科技部、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在內的11個部門共同參與,還是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在地方上,剛加入“限購”陣營的廣州特批了1.2萬個專門面向節能與新能源車增量指標。
除了帶頭用車,日前工信部還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的通知》,稱將重點獎勵全新設計開發的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財政部將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有關評估意見分期分批撥付獎勵資金。
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遇冷的大背景下,中央政府近期在資金與自身示范效應方面的“實際行動”,讓媒體與業界相信,這是政府部門在經過理性思考后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種務實態度。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理解政府的舉動?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對一個國家、對全球能源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蔡國雄日前從國家安全和能源戰略的高度為我們進一步詮釋了電動車的歷史使命。
為什么一說新能源汽車或電動汽車時總是從節能減排的角度考慮呢?實際上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有著更重要的使命。我在這里想強調一點,我們的能源,我們的電動汽車或新能源汽車對于我國的國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能源安全事關國家安全
大家都很清楚,釣魚島事件之所以演變到今天,是因為釣魚島之下蘊藏著大量石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能源戰略,為什么它要侵占中國,卻又不向我們的西北、西南方向進攻?他們為什么轉戰到緬甸?是為了保證它的石油通道,中東方向的石油通道。它沒有向我們國家的西部進攻,從某種角度來說,由于我們國家當時在西部沒有發現能源,沒有發現石油,阻止了日本進攻中國的戰略。我們看一下日本2001年時的能源分布情況,石油只占0.3%,而日本侵略中國時的石油能源也絕不會比這個數字多。
再看一下東南亞的地形圖:請大家留意一下新加坡的位置,新加坡很小,它就在馬六甲海峽的出口;另外一個地方,霍爾木茲海峽,它是緊挨著伊朗的一個很重要的世界石油通道,這兩個海峽對我們中國的能源來說至關重要。
先看馬六甲海峽,我國從中東進口石油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的出口就是新加坡,而在新加坡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美軍在那里建立了一個章宜海軍基地,大家可以想像,我國大部分從中東進口的石油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要經過章宜海軍基地的眼皮之下,這意味著什么呢?如果我們跟美國有更多摩擦,他們可以隨時靠章宜海軍基地卡斷我們的能源通道,特別是從中東過來的能源通道,這對我們國家的安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霍爾木茲海峽是一個盛產石油的地區,這里的形勢很不穩定,要想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任何國家在這里布置水雷或采取讓油輪沉沒的方法,霍爾木茲海峽是很容易被封鎖的。
實際上,奧巴馬上臺后就提出了“能源獨立”的概念,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獨立不是單純主權上的獨立,還要靠能源的獨立。這件事情美國說得少,做得卻很多,美國在能源自給方面下了很大力氣,而我們國家不能不感到危機。2010年,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耗達到了32.5億噸標準煤,2010年與1980年相比,30年間,我國能源消耗增加了5.4倍,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了55%以上,也就是說,我們的原油有55%以上都要靠從國外進口。
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能源標準的問題經常采用這幾項標準:
第一項是能源進口依存度,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各種能源的進口依存度,越高當然越不安全;第二項是能源的石油依存度,即石油在能源當中所占的比例;第三項是石油的進口依存度。另外還有一個國際上的重要衡量標準——進口石油的霍爾木茲依存度,也就是,我們進口的原油中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的(原油)的依存度越高,安全度就越低。
中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源安全衡量標準,那就是馬六甲海峽依存度。對于中國來說,雖然大家還沒有公認,可是我要向大家呼吁:我們的許多原油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比例越高,受制于美國的影響就會越明顯,我們不能不看到和菲律賓的關系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后撐腰,我們不能不看到釣魚島的問題,這些都與我們的能源問題有關。
除了能源的依存度標準,還有一個石油的依存度標準,也就是中東依存度。中東是個火藥桶,我們的原油有百分之多少是靠進口中東的原油?國外還有一個標準,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靠他們掌管的石油依存度是多少,然后是霍爾木茲海峽依存度,我們還有一個馬六甲海峽依存度。
從2000年我們就開始從石油基本自給變成了純粹的石油進口國,而且在這之后,2000到2010年,一直到現在,這個趨勢始終沒有改變,而且,依靠國外石油的比例越來越大。
電動汽車不僅僅是無污染的交通工具,它還是平衡綠色能源的核心設備。
智能電網是能源系統的核心
從改變城市環境生態的角度來考慮,(節能減排)還包括減少城市廢氣排放、減少城市污染、城市噪聲,這是從節能的角度考慮。電動汽車允許充電的不連續性,所以可以更多考慮綠色能源的問題,從電力系統的角度考慮,還可以改善電力系統的峰谷差。
當然,電動汽車也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首先是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問題,接著還有舊電池的處理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帶來新的公害,電動汽車行駛距離目前還比較短。另外,許多觀念要改變,像北京,大部分人將汽車作為上下班交通工具,據統計,這樣的汽車每天行駛距離不多于80公里,這對電動汽車來說綽綽有余。
隨著石油價格、汽油價格在不斷升高,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更加顯示出其優勢,當然還有電動汽車充電的問題,電動汽車也給電力系統帶來許多問題,包括加重了電力系統作為能源系統的負擔。過去汽車要用石油,如果將來大量實現電動汽車,電力系統將承擔石油系統供給能源的部分,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具有時間和空間的隨機性,同一輛汽車每次充電的地點、位置不一樣,這種隨機性也增加了電網的控制難度。同時,大量電動汽車的充電也會影響電能的質量,所以要改變傳統配電網的設計。
國家電網公司對智能電網提出了定義,奧巴馬提出了定義,IBM也提出了它的定義。可是不管怎么說,智能電網在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廣泛使用的明天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智能電網可以調劑,可以供電,同時還可以買電動汽車里充的電,這樣一來,電動汽車不僅僅可以作為用電的工具,還可以作為發電的工具。
普及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很多問題要靠智能電網實現。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的鄰居用太陽能電池發了電,他想把電賣給你,這種情況是我們現在做不到的,因為電力系統不負責買你的電,電力系統只向你賣電,不買民間的電,這是為什么在北京可以看到許多的太陽能熱水器,卻看不到太陽能電池板,因為你架設了太陽能電池板,這個電只能由你自己用,電力系統不收購你的電,它不收購你的電,你想把這個電賣給鄰居,同樣也做不到。有了智能電網的改造,將來就能夠實現雙向購電,電力系統買你的電,別人也可以通過電力系統作為中介購買鄰居的電,甚至北京的用戶可以買廣州的電、武漢的電。
現在我們主要推行的是階梯電價,以后要讓階梯電價和分時電價并舉,再往實時電價過渡,同時,在電力系統中一定要推行電力市場,讓電力系統能夠市場化運作,這是十分重要的,讓老百姓參與到電能買賣中,讓老百姓盈利,讓電力企業也盈利,讓國家取得最終的好處,這么好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在這個過程中,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將是主角。
能源獨立,就像一個國家的國家獨立一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智能電網是能源系統的核心部分,電動汽車不僅僅是無污染的交通工具,它還是平衡綠色能源的核心設備,結合著物聯網技術和充放電控制權向電力系統的轉移,城市中的能源控制系統可以為電力系統消納波動性的可再生能源起到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