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

康有為革命與孫中山最大的區別在于,一是做革命的生意,一是做生意為革命。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此話不假。古今中外,難倒過多少豪杰不得而知,但辛亥革命及其前身戊戌變法的失利,問題都出在孔方兄身上??涤袨榕c孫中山都出自近代革命的發源地——廣東。不過,與孫中山不同的是,康有為后期更像個不那么地道卻又狂熱投機的商人,而非感念時勢的虔誠革命家。從這個角度說,康有為更符合潮汕人士的族群特征。
晚清以降,民間涌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商人團體都躍躍欲試,尋找精神與政治的依托。他們甚至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革命,或變成革命的一部分。而康有為的革命史也可以稱為一名商人的血淚史。
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流亡海外,以光緒帝的“衣帶詔”為號召,于1899年6月15日在加拿大成立了“保救大清光緒皇帝會”,或稱“保救大清光緒皇帝公司”,簡稱“保皇會”。 既然叫“公司”,就說明它不僅是一個政治組織,還是一個經濟組織。在“?;蕰l例”中明文規定,凡入會者須繳會費2元,作宣傳、通訊、辦報之資,并集資開礦、興辦工商。
康有為派遣門人弟子分赴美國、墨西哥、南美洲、澳洲、東南亞,甚至南非,共建立總會11個、分會103個,會員多達百萬之巨。?;蕰偩衷O在香港、澳門,康有為任正總會長,梁啟超、徐勤任副總會長??梢哉f,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保皇會。在一次演說中他對聽眾說:“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煙酒之余,人捐美洲銀五圓,合中國銀十圓,則有五千萬矣。先開銀行,印銀紙行之,可得一萬萬零二千五百萬矣。以三千萬辦輪船,以三千萬辦鐵路,以三千萬開礦,以五百萬辦雜業。他日礦路輪船有股份者分利無窮。以三千萬辦一切救國事,以養才能之士、忠義之人,立國體以行之,則中國立可救矣。”康有為的一番救國言論,說得海外華僑們熱血沸騰。早年在外漂泊的中國人,他們對皇朝的歸依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訴求,從中產階級的華僑到小商小販,無不慷慨解囊。
學者高偉濃研究了康有為海外籌款的真正動機:“康有為心存魏闕,身居海外,卻歸心不泯?!币虼?,康有為對海外事務并未真正地積極推進,海外事業的推進很大程度上僅僅取決于華僑的積極性,自從朝見光緒皇帝之后,康一直希望回到天朝,革命并非革命,而只是為皇帝的掌權清理路障,只要皇朝復興,康有為只等伺機走馬上任。
此時,另一支中國革命力量,即孫中山的革命派正在潛伏。1895年,照相館里的一位英國???、孫中山的醫學老師詹姆斯·康德黎介紹梅屋莊吉與孫中山相識。首次見面,兩人一見如故,孫中山與其縱談革命大業。梅屋莊吉為孫中山所打動,向他承諾“君若舉兵,我以財政相助”。 在梅屋的資助下,孫中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孫中山在梅屋和詹姆斯的勸說下第一次來到日本,將日本作為發動革命運動的一個據點,也成為革命黨人海外籌款地之一。
此時的孫中山在康有為眼中,僅是流寇草莽,不足與謀。孫中山托人求見,欲尋合作,卻被康有為拒之門外??涤袨榫芙^了一種政見,拒絕了一次合作,也拒絕了自己可能的大好前途。甚至一段時間內,孫中山的革命派與康有為保皇派在華僑中爭奪支持,呈此消彼長的態勢。
即便是漂泊海外、見識過西方民主政治的華僑,也擺脫不了忠君的思想。他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皇帝的中國。而康有為正迎合了這一思想。在美洲,康有為聲名大噪,而隨著?;蕰臋C構越發龐大,經費支出的困境就尤其突出。1903年,康有為又發起成立了名為中國商務公司的股份制公司,總局設在香港,在廣州、上海、橫濱、舊金山都設有分局,并先后開辦了十余家企業。在入會費與月捐之后,?;蕰衷O立了非經常性費用,以供總會的日常支出。
即便如此,康有為依舊在各類通信中反復提到,經費緊張,周轉不開。
1905年底,康有為敏銳的商業觸覺發現了墨西哥的淘金潮。此時的墨西哥經濟迅速發展中而混亂無序。他了解到在墨西哥開辦銀行的法規十分優厚,認為這個新興國家,需要吸引投資,此時在墨西哥開辦銀行,進而投資實業正是大好時機。因此,便一頭扎進墨西哥的資本市場。
1906年2月,他在墨西哥城完成了開辦銀行的所有手續,取名為“華墨銀行”。此時,兩名墨西哥當地?;蕰蓡T告訴康有為,墨西哥地價暴漲,為了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墨西哥銀行推出了非常優惠的貸款政策,此時進軍墨西哥地產市場正是時機。
康有為從銀行貸了一大筆款,一舉投資十多萬元,購買了即將開通的鐵路沿線的地塊。此時,康有為躊躇滿志,手中的地塊價格快速上漲。1906年底,他一鼓作氣,開辦電車公司,攤子越鋪越大。
當時墨西哥政府看到房地產市場過熱,收緊銀根。資金鏈的斷裂使墨西哥房地產市場應聲下跌。恰巧此時又趕上美國經濟衰退,銀行大量破產倒閉,作為近鄰的墨西哥首當其沖。雙重打擊下,墨西哥房地產市場終于崩盤了。轉眼間墨西哥房地產泡沫破滅。對于資本市場一知半解的康有為,無論如何也應付不了這種局面。不過,此后墨西哥的經濟并非一蹶不振,樓市在暴跌兩年后稍有恢復,從當時保皇會成員的通信中可以略知端倪,只是康有為在此事中已元氣大傷,勉強維持。
康有為的投資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貪大圖多,急于求成。他幾乎無利不欲謀,無業不欲置。此前的芝加哥瓊彩樓餐館、橫濱譯書局,也都無一幸免,紛紛倒閉。
康有的“?;使尽蓖顿Y地產酒樓,辦書局報刊,圈到了不少錢,也揮霍了不少錢,康有為周游世界的錢全都是從?;蕰〉?。海外漂泊16年間,康有為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歷新加坡、印度、越南等42個國家和地區。
以致,后來有人罵他“娶日本老婆,炒墨西哥地皮,做加拿大股票”,奢侈“擬于歐美帝王”,這些都是后話,不可否認的是,康有為早期的募捐為海外革命勢力增加了不少籌碼,而后期隨著聲望的俱增,康有為對?;蕰嗔εc金錢的私欲慢慢將他所謂的革命保皇理想吞噬,最后只剩投機的商業意圖。早年跟隨康有為的廣東同鄉、實業家劉士驥在一次次商業往來中看穿了康有為的金錢貪念:“吾十年迷信,至此為之破矣?!彼诩倚胖型嘎读藢涤袨橐员;示葒邪l財致富之實的行為作出了委婉的批判??涤袨樵诤M馊A僑中的聲譽逐漸敗落,這也是孫中山的革命黨隨后風生水起的原因之一。
1911年5月5日,孫中山在美國芝加哥出席同盟會芝加哥分會集會時,宣布成立“革命公司”,并動員當地華僑購買該“公司”股票,籌款支持國內革命活動。孫中山許諾,股金本息,革命成功后加倍償還。
在溫哥華,孫中山說服當地洪門會組織籌餉局,并以革命軍政府名義發行10元、100元、1000元3種面額的金幣債券。他通過宣傳革命道理打動各地同情革命的華僑,不少華工把整月薪金都捐獻出來。
在中國經濟現代化發生的早期,是這些商會、商團在發動地方自治,并支持新政權以獲得更加充裕的生存空間。
改良與革命,是當時中國前途的兩大選擇,均屬“風險投資”性質,兩派各為其政治博弈下注。“?;使尽迸c“革命公司”先后在海外“上市”,同為“黨營企業”,但前者經營管理水平顯然不如后者,“?;使尽弊兂闪死?,“革命公司”被追捧成績優股。雖然兩者最終都歸于滑鐵盧,但值得注意的是,孫中山在其四十年革命生涯中,曾兩任大總統和兩任陸海軍大元帥,但他從不以權謀私,從不為自己置一毫家產,而康有為全球購置房產、娶妻納妾是縱其一生的生活核心??涤袨榕c孫中山最大的區別也在于此,一是做革命的生意,一是做生意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