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樹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處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市三角區中心,幅員4712平方公里,總人口130.4萬,素有“天下第一糧倉”美譽。2011年8月,榆樹市被評選為“2011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近年來,榆樹市委、市政府通過廣聽民聲、廣聚民意、廣納民愿,從提高百姓生存質量、改善百姓生活環境的大局出發,每年按計劃實施百余件民生實事,在資金投入、政策保障、完善措施等方面統籌部署,著力改善整個社會的民生狀況,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全民共享。
重點實施了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十大民生工程”。
——從提高群眾收入入手,大力實施富民增收工程
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一個方面就是增加群眾收入。榆樹市由強市富民向富民強市富民優先轉變,促進群眾增收。
抓農業增產促農民增收。榆樹市實施了百萬畝高產示范田建設工程,保護性耕作等15項科技增產措施,建設高產穩產農田。近年來榆樹市糧食總產始終保持在60億斤階段性水平,2011年突破80億斤,連續八年奪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標兵,被評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落實惠農政策助農增收。榆樹每年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等補貼資金達7億元,受益農戶達到26萬戶。新建大棚政府每棟補貼成本的20%,落實牧業小區獎補政策,農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寬。
到2011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100元、8470元,年均分別增長12.8%和13.1%。連續六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綜合實力跨入吉林省十強行列。
——從加強群眾生活保障入手,重點實施保障擴面工程
高度關注“三類群體”,保障特殊群體基本生活。五年投入社會保障資金25.7億元,25萬人受益。關注困難群體,初步建立起全面覆蓋、全員受益的城鄉救助保障體系。困難群體大病救助個人承擔部分比例提高到70%;救助封頂線從8000元提高到1萬元,年救助貧困患者5000多人。關注老年群體。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94萬人,基本全覆蓋;23281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補貼月人均增加149元;老兵年優待金標準提高到1500元;為80歲以上高齡老人發放生活補貼88萬元。關注殘疾人。每年為2000多名殘疾人實施康復、就業和解困扶持。建成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殘疾人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從滿足不同群體住房需求入手,實施“安居房”工程
解決好群眾住房問題,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榆樹市從2008年開始實施廉租政策,每年都選擇配套完善地段建設保障性安居房,累計投資1.93億元,新建廉租房1998套、9.5萬平方米,住房困難家庭實現了安居夢。改造農村泥草房36538戶;棚戶區改造投資19億元,新建樓房130萬平方米,6357戶居民受益。
——從提高百姓出行質量入手,實施“暢通路”工程
2009年末,投資7.6億元的榆舒鐵路建成通車,實現了榆樹百萬人民多年的夙愿。在公路建設上,投資4.9億元先后改擴建了榆陶、黑大、科鐵、榆江公路等。農村公路建設五年投資9億元,總里程達2406公里,通村率達到100%。市區“九縱九橫”道路格局全面形成。投資2億元新建和改造了27條柏油路。高標準規劃了10.76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2.5平方公里。
——從提高群眾飲水安全入手,實施“潔凈水”工程
2007年以來,累計投資2.3億元,解決了313個村、574個自然屯37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加快城市供水設施改造,投資2500萬元新建和改造二次供水設施106處,解決了4萬戶居民“吃水難”問題,市區60%用水戶達到全天供水。
——從促進全市教育均衡發展入手,實施“滿意教育”工程
投資4.6億元重建校舍33萬平方米,全市130所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校舍面貌煥然一新。投資8900萬元,建成榆樹市職教中心。控制中小學生流失,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入學率為99.8%。高考升學率連續多年保持長春市縣(市)區的領先地位。
——從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入手,實施醫療服務提質工程
在城鄉之間構筑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的兩張“醫療保障網”。新農合參合98.5萬人,農村常住人口參合率達到100%,補償封頂線提高到8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9萬人和15萬人,基本實現全覆蓋。從2011年3月1日起,在37個農村衛生院、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藥品均按進價銷售,為群眾減輕醫藥費負擔576萬元,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從提升群眾安全感入手,實施城市安全工程
開展了“安全建設年”活動,對消防、治安、交通、公用設施、生產安全、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及食品等七大領域進行專項治理,加強了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市區安裝監控探頭和自動報警裝置1135臺,購置警車23臺。刑事案件發案率逐年下降,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
——從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強公共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投資7000萬元建成大型文體活動中心。建成鄉鎮文化站21個、農家書屋388家。廣播電視播出質量不斷提高;投資2100萬元,新建了3D數字影院。今年成功創辦了首屆消夏節暨國際美食文化節,舉辦了首屆全民運動會,承辦了吉林省首屆農民節,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年榆樹市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活動先進縣(市)。
——從優化城市環境入手,實施環境改善工程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投資1.1億元建成了市區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在五棵樹鎮建成吉林省首家鄉鎮級污水處理廠。實施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建設項目,啟動醫廢熱解處理站建設,二次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城鄉綠化、亮化、美化水平不斷提高,市區綠化面積達到462萬平方米。空氣優良級天數連續8年保持在325天以上。2009年榆樹市被命名為“吉林省省級衛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