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智聯招聘聯手戰略合作伙伴——中科院心理所組織與員工促進中心,共同發起職場心理健康調查,以了解當代工作人群的壓力狀況及來源分析,并進一步探討此種壓力對個體身心健康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次調研采取網絡問卷的方式,共調查到5609份有效數據。參與調查的主體人群是工作超過1年的職場人士,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在女士人群中,未婚的比例達到62.4%;而在男士人群中,未婚的比例達到了71.1%,職場未婚男士的比例遠遠超過未婚女士。]
五種常見身體癥狀
調查報告主要測查了包括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和其他系統的主訴不適,和頭痛、背痛以及由壓力和焦慮引起的其他軀體癥狀。在調查的21種身體癥狀中,有約1/3的人表示沒有任何癥狀(無);近40%的人經常出現1-2種癥狀(輕度);22.8%的人經常出現3-5種癥狀(中度);9.6%的人經常出現其中的6-12種癥狀(中重度);有1%的人會頻繁出現其中的13-21種癥狀(重度)。同時身體不健康癥狀明顯(中度以上)的人群也占到1/3。
26歲-30歲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本次調查主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抑郁和情緒耗竭三個方面,目的是幫助個體了解自己當前的心理狀況,為心理健康提升提供指導。
情緒耗竭和抑郁兩個方面,得分越低,說明個體出現耗竭和抑郁的問題越嚴重。整體來看,員工的抑郁問題比情緒耗竭問題更嚴重,而且,26-30歲的員工比其他年齡段的員工問題更為突出。隨著年齡的增長,抑郁和情緒耗竭的問題有明顯的轉好傾向。
女性比男性更健康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女性員工整體的身心健康水平均高于男性。而男性在情緒耗竭和抑郁上則表現出更多的問題。這與男性員工實際工作壓力、社會輿論壓力以及男性員工普遍不善傾訴和表達密不可分。
職場中堅力量身體情況堪憂
調查人群中,身體不健康癥狀明顯(中度以上)的人群占到了調查總數的1/3,其中,身體癥狀指數最高的是26-35歲群體。而在31-35歲這個年齡段,依然處于普通員工級別的男性和處于高管級別的女性則更易有較大的身體健康問題。
專家點評:
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警示 提升心理健康指數刻不容緩。
本次調查表明,身心健康狀態較好的人員群體主要集中于女性員工和36-40歲的中年員工;身心健康狀態較差的人員群體主要集中于男性員工和26-30歲的年輕員工,最為堪憂的是26-30歲的男性管理者,身心健康狀況最差,需要重點關注。
面對較大的壓力,大部分人員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其中不乏借助咨詢問診來緩解個人壓力者,中科院心理所的咨詢專家也接待了不少因工作壓力較大而求助的社會人員。
智聯平衡指數報告指出,職場人更多的壓力來自于內心的感知,當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工作成為人們經濟甚至精神的支撐,似乎“生活被工作殖民化”。而事實上,職場人是可以通心理調節來抵抗這周工作對生活的殖民化,從而緩和職場壓力。因此,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提醒職場人群要及時關注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放棄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