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
多少個世紀以來,人類并不清楚其他動物如何看世界,也不知道它們究竟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最新科學研究揭示了動物驚人的視覺差異。以下為幾種動物看世界的方式。
馬:看不到兩眼中間區域
馬有著驚人的視野,當然,它們正前面的視野除外。由于“雙眼視力”,馬無法看到兩眼中間的區域,也就是正前方。這就是它們走路經常低著頭的緣故。
猴:視覺基本與人類相同
古代的猴和猿的視覺基本與人類相同,它們有三色視覺,能看到紅色、綠色和藍色。但是,現在很多猴子不是這樣。猴種之間的視覺模式千差萬別。事實上,同一類的猴子也可能有6種不同類型的色盲。身為人類的近親,色盲的公猴數量比色盲的母猴多。
鳥:可看到至少5種光譜帶
很多鳥類的視力讓人驚嘆,例如鴿子,可以分辨出數百萬種不同的色彩,它們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擅長分辨色彩的動物。鳥兒眼中的圓錐細胞比人類多得多,這說明它們可看到至少5種光譜帶。
貓和狗:具有夜視能力
貓和狗的視力都不是很好。它們主要依靠嗅覺和聽覺來感知世界。貓的視力尤其弱。貓和狗都是色盲,貓比狗更甚。狗有時候能分辨出黃色和藍色。大多數貓只能分辨出一點點色彩,它們最擅長聚焦于一個物體,比如老鼠。但是,這種動物的夜間視力要比人類好。因為眼睛的位置很特殊,所以,貓和狗都比人類看得遠。
蛇:紅外線感知
蛇有兩套視覺系統。一套是你經常看到的蛇眼,它們擅長分辨顏色。但它們還有一對“眼睛”,這對眼睛可以像紅外探測器一樣感知并“看到”生物。一旦你被蛇看到,那你就很難擺脫它。幸運的是,大多數蛇遇到人類時,選擇的是逃走而不是攻擊。
蜻蜓:將外界運動化解為慢動作感知
因為眼睛的分段結構非常特殊,很多昆蟲看物體與人類相差極大。昆蟲以它們類似圓點的眼睛而聞名。很多昆蟲的一個眼球中有3萬個晶狀體。但是,它們中最有趣的可能是蜻蜓。這種昆蟲的大腦運轉速度非常快,大部分動作都可以用慢動作的方式來感知。蜻蜓的復眼是由成千上萬個細小六角形眼睛組成的,每個小眼睛直徑只有0.04毫米。每個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細胞、視網膜細胞、視桿等結構,是一個獨立的感光單位。蜻蜓的視覺幾乎可以達到360度,包括身后。這讓它們能夠在飛行中捕捉獵物。
變色龍:能同時向前向后看
變色龍的眼睛可達3毫米。生活在森林矮樹叢中的變色龍,眼睛突出并且可以旋轉,在觀察事物時,眼睛可以同時前后左右來回觀看。
螳螂蝦:擁有最復雜的眼睛
螳螂蝦擁有動物王國中最復雜的眼睛,而且它的眼睛非常特別,能分辨幾種類型的光線,包括紅外線和紫外線等。這種甲殼類動物有著非同尋常的視力,它的色覺絕對比人類略勝一籌,能夠分辨出12種顏色,探測出6種光震現象,能夠通過眼睛的3個不同部位看物體。而且這種甲殼綱動物的視覺具有先天優勢,能看見偏振光,而目前除螳螂蝦外還沒有任何一種被人們所認識的動物能看見這種光線。因此它們的視角是多部位、多角度的。
編輯/陳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