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敬
“實在挺不下去就撤了”,當這句話從已經(jīng)從事了大半輩子配音工作的劉雪婷嘴里說出來的時候,不禁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悲涼。配音工作曾經(jīng)也輝煌過,也被稱為一種創(chuàng)作藝術(shù),但是現(xiàn)在一提起配音就有種英雄遲暮的感覺,收入低、利潤少、制作粗糙……這就是目前配音行業(yè)的現(xiàn)狀,對于這些困境,卻無人想要或者能夠改變,長此以往,中國配音真要走進死胡同了。
劉雪婷所帶領(lǐng)的星特文化成立于1995年,迄今為止已完成數(shù)千部影視劇集的譯制工作,作為中央電視臺八套影視頻道《海外劇場》、《亞洲劇場》的配音制作基地,曾經(jīng)以每年400—600集的產(chǎn)量,為全國觀眾奉獻了大量的海外影視劇作品。其中,韓國電視連續(xù)劇《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明成皇后》、《人魚小姐》、《加油,金順!》、《天賜我愛》、《別再猶豫》;俄羅斯電視連續(xù)劇《紅色樂團》、《兵營歲月》、《姐妹濃情》;意大利電視連續(xù)劇《愛情與秘密》、《家庭偵探》;美國電視連續(xù)《24小時》第一季;電影頻道英國電影《大偵探波羅》系列、《風雨同路》、《泰坦尼克》(碟版》、動畫片《哪吒傳奇》、《小鯉魚》、《美猴王》等,都是深受歡迎的優(yōu)秀作品,《初戀》等片還榮獲第十八屆、十九屆、二十一屆中國電視飛天獎優(yōu)秀譯制片獎。這樣一個服務(wù)專業(yè)、口碑良好的配音公司都面臨著“挺不下去就撤了”的困境,讓我們不禁要問,中國配音明天該怎么辦?
獨家專訪星特文化董事長劉雪婷
沒有資金人才流失
電視指南:很多人特別懷念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譯制片,覺得那時候的配音特別有特色,但是如今譯制片的配音屢遭詬病,你覺得最大的問題在哪兒?
劉雪婷:資金問題,現(xiàn)在做譯制片配音的公司沒有幾個,我們是承接了很多央八引進片的配音工作,做譯制片配音要比做國語配音復(fù)雜很多,需要翻譯原文劇本,然后審核、分角色、翻帶子、做字幕,流程很多,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比國語配音要多很多,但是每集給的費用又差不多,我們要生存,也要養(yǎng)活這些工作人員,只能在有限的資金內(nèi),盡量做出好的作品,但很多因素是我們控制不了的。
電視指南:現(xiàn)在從事配音工作的人是不是也少了,人才緊缺也是一大問題?
劉雪婷:的確,一些院校有配音專業(yè),但剛畢業(yè)的學生沒經(jīng)驗,特別是譯制片,每個國家有不同的風格,配音的感覺也不同,比如美劇就特生活化,韓劇就比較夸張,要做到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這不是每個配音演員能做到的。然后就是配音演員收入不高,一些人才也都流失了,能留下來的是真心喜愛譯制片的人。給譯制片配音真的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我看到有一些孩子還需要家里補給,但因為熱愛,就在這兒堅持,我特別感動。
電視指南:社會上有配音培訓(xùn)班嗎?
劉雪婷:有,但我看到一些,基本就是賺學費的,根本沒有教他們什么東西,上課就是大聲喊,其實配音也是一種表演,這東西得學。我們也曾想過辦個培訓(xùn)班,但報名的不多,篩選出來一些有悟性的,就剩六七個,我們還需要找錄音棚,找導(dǎo)演在旁邊陪練,核算下來學費就太高了,這個班就沒辦起來,但有兩三個真心喜歡配音的先跟我們在旁邊學。
電視指南:那培養(yǎng)一個配音演員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劉雪婷:這要看他的個人天賦,悟性好的一年就能出師,不好的兩年都不一定能做好。我們也希望有特別熱愛這個行業(yè)的人來加入我們,我們培養(yǎng)他們是手把手的教,有合適的角色我們還會讓他們上機試。
電視指南:我們有時候看譯制片,好多時候只有人說話的聲音,沒有環(huán)境音,幾個角色聲音也都差不多。
劉雪婷:沒有環(huán)境音是國際音缺失,這是他們買進方的問題。我們做的片子如果國際聲不全,一定給他們補上,但是細膩性會差一些。一般一個配音演員會配兩三個角色,我們做的片子絕對讓你聽不出來聲音相似,所以如果費用壓得太低就沒法做。但依然會有一些班底會接,這樣就會出現(xiàn)你說的那種情況了。
譯制片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
電視指南:一般錄一部片子需要多長時間?
劉雪婷:錄國產(chǎn)片,挑線錄一個人兩天就能錄完30集。錄譯制片需要時間長,光翻譯就得三個月,錄制的時候最好能湊齊演員進棚,這樣會有即興的火花,在交流上有原聲的感覺,但有時候不得不挑錄,一天能錄10集就不錯了。我們目前正在弄的《家門榮光》從9月5號拿到本子,就一直在忙,沒有休息過一天,能年底交活就不錯了。
電視指南:現(xiàn)在配音演員都是專職還是兼職?
劉雪婷:原來我們有整個團隊,將近20人都是專職,但現(xiàn)在配音不景氣,這個班底已經(jīng)減少了一半,有工作的時候,我們會從外面找兼職的,這些人大部分從我們這兒出去的,他們都很感恩,不問錢有多少,都會過來幫我們錄。
電視指南:目前配音演員的收入狀況如何?
劉雪婷:這不好說,單從報酬來看,主演的角色,一集有400,非主演也就二三百,忙的時候他們在各個棚里串著工作,淡季的時候就在家閑著。當然還有一些特型配音演員,比如周潤發(fā)、劉德華、周星馳等大腕的固定配音演員,因為資源稀缺,他們收費就會高,當然他們也會接其他的錄音工作,收費與其他人一樣。
電視指南:那你們整體下來錄制的每集收費呢?
劉雪婷:一般情況國產(chǎn)片光配臺詞,一集7000到一萬不等,如果是戰(zhàn)爭場面,需要連喊帶叫收費肯定要高一點,電影的話按照時間長短價錢也有所浮動。按說譯制片應(yīng)該收費多一些,但沒辦法,人家給不到,也只能這樣堅持著。
電視指南:除了配音演員,棚費是最大的支出吧。
劉雪婷:是啊,現(xiàn)在棚費漲價漲得厲害,差點的棚一天500塊,好一點的就要1000塊。所以我們長期用棚的話,一般都是付年租,但這就有風險,萬一今年沒接到那么多工作,我們就要白付棚費了。除了棚費,我們的錄音設(shè)備也是一大花費,現(xiàn)在設(shè)備更新?lián)Q代很快,必須用最先進的,才能出好效果,我們光機器都換了四批了。
堅持不下去就撤了
電視指南:那支出這么大,收費又不高,公司能維持平衡嗎?
劉雪婷:如果譯制片一年錄五六百集,還能維持,就當薄利多銷,我們也喜歡做譯制片,因為這不光是一門生意,也是我們熱愛的一項事業(yè)。但現(xiàn)在也就300集的量,光靠這個公司肯定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我們也會接一些國產(chǎn)片的配音工作,這個利潤還能大點,像暑假播出的《聰明小空空》就是我們做的配音。
電視指南:那是什么讓你們還在堅持?
劉雪婷:我們是懷著感恩的心,靠著口碑與感情維持著,我是從長春電影譯制片廠出來的,我們對譯制片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還能堅持到現(xiàn)在。當然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我們也會心里不平衡,所以那么多人都退出這個行業(yè)了。
電視指南:但現(xiàn)在譯制片配音的確走向了沒落,光靠感情也拯救不了啊?
劉雪婷:的確,我們都有生存壓力,光靠熱愛無法生存,這是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我們也在考慮,要跟外片買進方進行一次談判,我們把成本核算擺給他們看,中間加上我們一點利潤,制定一個價格,當然這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這么多年了價錢還是這么低。不過如果價錢再不漲真的快熬不下去了,我們能堅持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實在挺不下去就只能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