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昂


“德爾福致力于在中國成為戰略性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柴油噴油器供應商。德爾福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煙臺生產基地的設立,體現了對這一策略的實施。”對于德爾福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煙臺生產基地的設立,德爾福全球首席執行官兼總裁羅德·奧尼爾這樣評價。
事實上,這個投資約1 億美元的工廠是德爾福在中國運營二十年以來最大的一筆單筆投資。
據悉,此次德爾福在煙臺設立的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生產基地初期投資約為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3億元),將主要生產高精密度柴油燃料噴射系統部件。該生產基地計劃在2013年底前投入生產,而此前設立的德爾福蘇州生產基地將為煙臺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生產基地提供發動機電子控制模組(ECM)。
競爭激烈的柴油市場
在中國市場上,圍繞著柴油技術的市場競爭一直都在激烈地進行。
早在 2004年,博世即在中國無錫投資設立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月,博世更是高調宣布將投資約16億元建造博世柴油技術在華第二生產基地。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弗朗茨?菲潤巴赫表示,“博世致力于通過提供領先技術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隨著柴油國IV排放標準將于2013年內實施,中國汽車產業對節能環保的柴油技術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為了更好地滿足本土客戶需求,博世決定與合資伙伴威孚共同在華建造清潔柴油技術的第二生產基地。”
目前,博世已與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博世柴油技術第二生產基地建設的總投資額約為16億元人民幣,計劃分兩期建設,每期投資額為8億元。該生產基地坐落于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占地面積達11萬平方米。據了解,博世柴油技術在華第二生產基地的主要產品——噴油器能夠通過精確控制燃油噴射量,幫助車輛實現節能減排。
而德爾福柴油系統在華的首個基地剛剛破土動工。事實上,在汽車行業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領域,德爾福的發展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其所擁有的競爭實力為任何對手所不能忽視。
作為全球領先的柴油機系統及零部件主要供應商,德爾福每年為三百多萬臺柴油發動機生產及供應燃油噴射系統及部件。德爾福的柴油技術,包括燃油噴射、氣體管理系統和針對所有細分市場(輕型、中型和重型)的電子元件和系統。以其獨特的控制策略,德爾福的柴油技術使柴油燃料噴射系統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始終提供精確的燃料供應量,實現最佳的排放控制和消聲性能。
德爾福公司擁有兩大共軌柴油機噴射系統:運用平衡閥門快速伺服螺線管噴射器的德爾福公司MultecR 柴油共軌噴射系統和運用直接傳動噴射器的直接傳動共軌柴油機噴射系統。
擁有這兩大系統的德爾福公司,可針對客戶需求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平衡閥門伺服螺線管技術,為大部分機動車帶來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并為需要高燃料流量和嚴格控制的應用程序提供直接傳動系統;MultecR 柴油共軌噴射系統,幫助機動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燃油消耗量。被評選為“2010年度車型”的大眾Polo BlueMotion(保羅藍色運動)三缸式車型,起亞銳歐EcoDynamics(環保動力)車型,便是這一成果的有力證明。油耗為3.3升/百公里的大眾Polo BlueMotion(保羅藍色運動)三缸式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87克/公里,而起亞銳歐EcoDynamics(環保動力)車型更是達到了85克/公里的低排放量(油耗為3.2升/百公里)。
同時,德爾福公司的柴油共軌噴射系統還可以為混合動力車輛等替代性動力系統提供支持。作為全球首輛量產型內燃電力傳動混合動力車的標致3008 Hybrid4款車型,由于裝載了德爾福公司的共軌噴射系統,實現了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9克/公里,油耗為3.8升/百公里)。
但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主旋律的今天,德爾福柴油技術本地化生產的步伐卻顯得有些“姍姍來遲”。在激烈的競爭中,德爾福柴油技術能否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
德爾福柴油的中國策略
“我們計劃明年年底投產,2014年初開始大批量的生產。”顯然,德爾福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德爾福動力總成系統事業部總裁斯蒂文?凱福對此很有信心。雖然目前的這個生產計劃非常大膽,但是他們有信心能夠實現。斯蒂文?凱福表示,從柴油行業技術發展來看,中國正處于從傳統的機械控制柴油噴射系統向電控柴油噴射系統升級的過程。“而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業務的發展能夠超越從機械向電控化轉換的比率,能夠比市場的平均發展水平做得更好,我希望將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擴大到20%。”
目前德爾福在中國市場的柴油相關業務占德爾福全球柴油業務大概為5%左右。斯蒂文?凱福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德爾福中國的柴油業務占德爾福全球柴油業務的比例將會提升到30%。
盡管柴油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在中國市場,德爾福得到的客戶反饋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選擇,希望有更多的廠家能帶來具有競爭力的技術。“我們計劃2013年底開始投產,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是因為現在我們已經有訂單在手。目前這些訂單是我們歐洲的生產基地在供應,因此我們計劃把這樣的訂單從歐洲市場移到中國基地來做。”
斯蒂文·凱福表示,雖然很多中國的整車企業之前在大批量地使用他們競爭對手的產品,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里面,他們也同時看到了來自中國的強大市場需求。“我們的中國客戶,特別是商用車企業,他們需要尋找到新的供應商,他們希望新的供應商用一種更靈活更開放的態度跟他們合作。”
就整個業務發展策略來說,德爾福采用的是更加靈活的業務發展模式。“我們發展中國柴油業務的出發點是跟整車企業以及我們本地的同行共同發展,打造一個共贏的業務發展模式。我們會把一些技術通過許可的方式,許可給本地的同行,讓他們來生產并向主機廠供貨;在為主機廠做項目的同時,我們會把我們的一些技術能力轉移給主機廠,讓主機廠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程開發能力。這種業務模式,更能讓中國客戶接受德爾福的技術、產品和合作方式。”
在當前中國政府積極鼓勵國內的整車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控高壓柴油系統的核心技術的背景下,德爾福在中國的發展戰略是,遵循政府指導以實現“雙贏”。“我們在致力于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展,同時也采取轉讓技術協議這種開放的態度。在過去的日子里,德爾福不僅與整車客戶合作,我們同時也與中國的燃料噴射設備廠家開展了互利合作。在為他們提供技術和業務發展幫助的同時,我們自己的業務也得到發展壯大。我們將繼續遵循這個發展策略。”斯蒂文·凱福表示。
據了解,德爾福已與成都威特電噴公司簽訂了技術轉讓協議,為小型發動機市場提供德爾福的共軌系統技術。
恰當時機的選擇
早在2003年,德爾福柴油系統已經有團隊在中國開展業務。因此,對于德爾福而言,煙臺柴油項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項目,德爾福將在這里生產最先進的共軌系統和元件。這些產品復雜程度極高,其生產工藝需要最精細的精密機械設備和最先進的制造工藝。在這個行業,很少有企業有能力生產這樣復雜精密的系統。
“在汽車行業,制造德爾福柴油系統零件需要非常高端的生產技術,它要求更精密的機加工,所以德爾福總體的策略是有計劃地、逐步地向中國轉移一部分生產能力。剛開始,我們會先引入一些比較簡單的生產和加工技術。當市場成熟的時候,當我們認為這個市場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了,而且整個社會環境、工業能力相對成熟后,特別是在當地政府能給予我們全方位的支持的情況下,我們將引入整個行業里最高端的精密加工技術到中國來,包括高端的精密加工、總裝,以及檢測。” 斯蒂文?凱福說道。
目前,德爾福柴油在全球已經有11個生產基地,煙臺的生產基地是其中的第12家。為什么現在的中國,對于德爾福柴油而言是一個適當的投資高技術生產基地的機會?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汽車生產增長迅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與此同時,為了應對高油價、環境問題,以及實現中國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諾,中國政府對汽車生產提出了更加嚴苛的排放法規要求。現在的中國市場對于新的發動機技術的渴望比之前更加強烈,中國市場需要這種高噴射壓力和電控化的柴油噴射系統,所以我們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把這樣相應的市場所需求的技術引入到中國來。”斯蒂文?凱福說。
在柴油項目的投資方面,在其他市場,德爾福第一期投資規模基本上也大都是1億美元。但是斯蒂文?凱福同時強調,“這1億美元的投資是針對我們的第一期項目,針對現在已經確認的中國客戶項目。同時我們還在努力地跟國內的主機廠合作開發新的項目,我認為我們將來會很快落實二期項目、三期項目,所以這個工廠的規模將來還會持續發展。第一期工廠占地將近2萬平方米,我們計劃在3~5年內擴展到4萬平方米。”
在生產基地的選擇方面,德爾福的策略是,緊跟客戶的步伐,客戶在哪里他們就在哪里。煙臺基地建成以后,將主要支持德爾福的三個主要整車客戶——長城汽車、山東萊動、玉柴。當然,德爾福的選擇還有其他依據,如當地的基礎設施、當地的勞動力狀況,以及當地政府或者當地社區的支持。
在奠基儀式上,斯蒂文?凱福感謝得最多的是煙臺市政府、福山區政府。他認為當地政府為企業,尤其是像德爾福這樣致力于技術開發的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業務環境。煙臺良好的教育環境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有技術的勞動力資源。而煙臺擁有的大批合格的產業工人資源,也為德爾福能夠招募到合格的技術工人提供了保障。
“作為回報,我們將通過為本地提供就業機會、提供世界一流的技術,為增加城市的吸引力,為提高當地社區的生活質量做出應有的貢獻。”斯蒂文·凱福表示。
德爾福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煙臺生產基地的設立使德爾福得以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其遍布全球的柴油發動機管理系統業務布局;對于中國市場而言,中國的整車企業從此又多了一個選擇與合作的機會。
資料:
德爾福柴油系統制造基地
- 法國(拉羅謝爾,布洛瓦)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英國(吉林漢姆、薩德伯里、斯通豪斯)- 匈牙利(松博特海伊)
- 羅馬尼亞(雅西市)
- 土耳其(伊茲密爾)
- 墨西哥(雷諾薩,薩爾蒂約)
- 巴西(哥奇亞市)
- 印度(Mannur,Pantnagar, Orgadam)
- 新加坡(新加坡)
- 韓國(昌原市)
德爾福柴油技術中心
- 法國(布洛瓦市)
- 英國(吉林漢姆,倫敦)
- 盧森堡(Bascharage)
- 土耳其(伊茲密爾)
- 日本(東京)
- 韓國(首爾)
- 美國(奧本山)
- 巴西(哥奇亞市)
- 中國(上海)
- 印度(Mannur,班加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