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毛利率僅為同行業的1/3,資產負債率卻接近7成,更兼有一股獨大的家族企業治理結構之憂……錦州新華龍鉬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龍鉬業)在業界種種質疑聲中開啟了上市進程。
相對于資產質量的欠佳狀況而言,本刊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新華龍鉬業更大的風險集中在募投項目上。在招股書中,新華龍鉬業對鉬精礦的價格作出了不靠譜的樂觀預計,其預測價格較現實市場價格甚至高出了50%以上,進而使得募投項目的盈利預期被人為“拔高”。
作為整個招股上市的核心,募投項目事實上是投資者在尋求回報時最為關注的焦點。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華龍鉬業將募投項目描繪得過分“美麗”,但如果審慎的進行市場調查,則不難發現這種預期近似于“畫餅”,屆時能夠達到預期回報的可能性極低,而隱藏在“畫餅”背后的,則是高資產負債率下借機“圈錢”的心態。
高估鉬精礦價格
新華龍鉬業此番計劃的募投項目為“鉬銅礦選礦廠技術改造工程項目”,預計投入募集資金超過4億元。具體的看,新華龍鉬業的控股子公司延邊礦業擁有安圖縣雙山鉬銅多金屬礦的采礦權,原規劃的選礦廠項目日礦石處理能力為2000噸/天,新華龍鉬業計劃通過募集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使選廠日礦石處理能力達到10000噸/天。
新華龍鉬業在招股書中對募投項目的盈利前景描繪得極其誘人:“鉬精礦選廠的建設,有助于提高公司在原材料方面的自給能力,充分發揮公司已取得的采礦權的效益,增強抵御原材料價格市場波動的風險。預計項目全部達產后,公司每年新增銷售收入約4.63億元,新增凈利潤6722.73萬元。”
上述募投項目利潤預期事實上建立在對鉬精礦的價格判斷上——目前,鉬精礦(45%)市場價格為9萬元/噸(含稅)左右,而新華龍鉬業進行利潤預測所依據的鉬精礦價格則是13.93萬元/噸。
13.93萬元較9萬元高出了54.77%,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新華龍鉬業目前的鉬精礦需求全部都要靠外購解決,募投項目生產的鉬精礦最后要供給公司使用,鉬精礦的市場價格越低,則公司通過自己采選所獲得的價值就越低,反之如果鉬精礦市場價格越高,公司自己采選就能獲取更多的資源價值。
價格背后的玄機
新華龍鉬業募投項目盈利預期的玄機,恰恰就在于9萬元的市場價格和13.93萬元的預測價格差距上。
那么,新華龍鉬業是如何進行鉬精礦價格判斷的呢?公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方法是“選擇2006年6月-2010年12月的每周鉬精礦市場價格的算術平均價13.93萬元/噸作為募投項目的價格預測標準。
但這一看似“公允”的算術平均值計算方法,在鉬業人士看來則顯得極其不理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2005年以來,鉬精礦的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巨大,最高甚至達到過27.9萬元/噸,最低亦曾觸及6.5萬元/噸,最低時候的價格甚至不及最高時的個位數。并且,2008年是鉬精礦價格的“分水嶺”——自2008年底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鉬精礦價格快速下跌探底。隨后,鉬精礦的價格雖有所回升,但即使是以2009年8月的價格反彈高點來看,也只不過是回升至12.26萬元/噸。此后,由于歐美經濟的惡化和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包括鉬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仍處于較低水平。目前,鉬精礦價格為9萬元/噸左右。
“算術平均值”的玄機,就在于將價格“分水嶺”2008年之前的高價時期納入在內,但由于市場供需的變化,已經難以回到之前的高價時期,這就使得將高價時期的價格納入計算,最終得到的數值較目前市場價格有較大偏離。
新華龍鉬業進行盈利預測所依據的價格為13.93萬元/噸,事實上還高出了2008年以來鉬精礦的反彈高點12.26萬元/噸。
被指“忽悠”投資者
在國內從事鉬精礦貿易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從2010年以來,鉬精礦的主流成交價格就持續下滑,并在低位徘徊。以人民幣計價,鉬精礦(45%≥Mo≥38%)的價格在2000元/噸度的中軸線上下徘徊,而價格低迷的原因則在于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下游房地產調控進一步加大力度,汽車產業增長趨緩。
“(鉬精礦)價格很難回到2008年以前那種牛市價格,這在業內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價格究竟是多少,市場供需說了算,是‘忽悠不出來的。”張先生表示,如果預期13.93萬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