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門頭溝惟一的市級開發區,石龍開發區在門頭溝區跨越式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開發區于1992年成立,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石龍開發區走過了2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由昔日的破舊村莊發展成了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經濟活躍的新型開發區,成為了門頭溝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勞動者就業的重要基地,其發展歷程也是門頭溝區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縮影。20年來,開發區累計上繳稅收124.8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7.51億元,對門頭溝區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征地建廠企業60余家,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生產與傳統加工制造企業并存的格局。2012年,石龍開發區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強勁勢頭,1-9月份,開發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39.9億元, 同比增長29.7%;上繳稅金28.01億元,同比增長18.7%;引進登記注冊企業1098家,超過去年同期企業數量的2倍。
石龍經濟開發區是門頭溝區建設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的重要區域,是門頭溝區最為關注的發展重點,2011年以來,區政府投資2億元對開發區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改造,今年又投資2600萬元建成石龍廣場,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治理周邊馮村溝下游河道,使開發區面貌脫胎換骨,為石龍經濟開發區建設總部經濟孵化基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土地資源的匱乏,如何高效、集約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在有限空間中實現低投入、高產出的模式,石龍經濟開發區積極探索發展的新思路,在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轉型同時,走出了一條適合現代化生態新區跨越式發展的新途徑。
石龍經濟開發區廣開招商渠道,充分注重企業的引進、扶持和培育。首先是注重中小企業的引進和培育,目前開發區有許多重點企業都是從初期的小作坊式的企業通過“孵化”發展起來的,如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立思辰科技公司等。通過對中小企業的引進、扶持和服務,中小企業對地區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增長貢獻逐年加大,并對更多的中小企業發展表現出了示范效應。同時,開發區積極爭取引進新華水電、中鐵資源等大型國有企業,為其量身定制科研及經營總部,協調諸多大型企業落戶石龍開發區,力爭成為門頭溝區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新的增長極。
對于在區企業的轉型升級,開發區積極引導激勵企業制定自身的轉型發展規劃。對精雕科技有限公司、萬輝雙鶴有限公司等部分生產效益很好的企業,繼續積極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為門頭溝區提供更多的財政貢獻和就業機會。而對于具備建設總部研發基地的企業,石龍經濟開發區積極幫助企業利用自有資金、自有技術自主開發的方式建立專業科技園,同樣發揮了開發區土地資源最佳利用的良好效果。近年來,已有立思辰、三聚環保等二十余家企業向開發區提出了轉型升級的需求,目前8家企業完成了規劃設計、資金準備和市場分析,2012年內將啟動8個總部研發基地的建設,總投資規模超過25億,建設總面積超過45萬平米。如三聚環保公司,作為最早入駐開發區的化工企業,為開發區的起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隨著石龍經濟開發區區位優勢的變化,三聚環保公司主動將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產業搬遷到外省市,而將研發總部基地保留在了開發區,并著手建設約12萬平米的產業城,從而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經過20年的發展,石龍經濟開發區已經站在了轉型發展的新起點,在全新運作模式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更多企業將入駐開發區,為開發區帶來經濟效益,也將改變入區企業格局,提升開發區整體形象,為門頭溝跨越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