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變萍 杜鮮花
寫作是運剛書而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堅持寫日記(多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條捷徑,寫日記對學生來說,是引發其習作興趣的一種極好的練筆方式。從低年級人手,有利于學生思維擴展,智力開發。
什么是日記?日記,就是把自己當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最難忘的和最有意義的事情寫下來。要讓學生從開始就喜歡寫,再到會寫愛寫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師悉心指導,讓學生感受寫日記的快樂,不把它肖成一項任務,把寫日記當成一種享受,有話就說、有話想說,這樣日記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發揮,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可是每當我在批閱學生日記時,總會發現有很多學生的日記根本沒有批閱的價值,從內容上看,沒有主題,從寫作方法上看,千篇一律都是流水賬。還有的學生寫字也不規范,感覺都是在應付。
案例1:
記一次拔河比賽 宋雅娟
1月1日 多云
元旦節那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于是校長決定全校要舉行拔河比賽。
終于輪到我們上場了,這時,哨聲一響,我們各自排隊入場,迅速把地上的大繩緊緊地抓在手中,“嘀——”,第二聲哨聲響了,在同一時間內,裁判員把手中的小旗子一甩,我們就拉開了。好大一會兒,雙方不分勝負,氣氛有些緊張。拔呀拔呀,一陣陣“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鼓勵聲,頓時給我增添了力量,我想:我一定要堅持到底,絕對不能松手……爭取勝利,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瞧,那系著紅色布條的繩子正慢慢向我們的反向移。就在此時,“嘀嘀”一聲哨響,我們勝利了!此時此刻,我們歡呼,我們跳躍,我們的歡呼聲縈繞在整個校園的上空。
點評:
這篇日記主題明確,但卻沒能突出主題。敘事不具體,不生動。開頭部分是比賽前,不能描寫出周圍的環境和準備工作。拔河的過程不能很好運用各種描寫再現原景,使得習作寡而無味。通過指導,新的習作如下:
案例2:
記一次拔河比賽 宋雅娟
1月1日 多云
元旦那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為慶祝新年,校長決定全校舉行拔河比賽。
上午,老師們就忙碌起來了,準備好了繩子,紅布條,還用白色油漆劃分了區域。校園里到處是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
下午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節課結束,同學們立即飛奔出了教室,排好隊伍,整裝待發,先是初一同學們進行比賽,我們便為他們加油助威,還汲取了不少拔河的經驗。
終于輪到我們上場了,你看,同學們個個生龍活虎,渾身是勁,大家對這次比賽充滿了信心。這時,哨聲一響,我們各自排隊入場,迅速把地上的大繩緊緊地抓在手中,使足勁,手挽手,腳頂著腳,目光集中看著對方。“嘀——”第二聲哨聲響了,在同一時間內,裁判員把手中的小旗子一甩,我們就拉開了。好大一會兒,雙方不分勝負,氣氛有些緊張。隊員們一個個滿臉通紅,汗流浹背。兩隊的拉拉隊在旁邊大聲喊著:“一、二、加油!一、二、加油!”拔呀拔呀,我瞪著眼,憋足勁,兩腳使勁地往后蹬,用力拉著繩子……
幾分鐘后,我的手麻木了,腿也軟了,真想松手歇會兒。可是,一陣陣“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鼓勵聲,像進軍的號角,頓時給我增添了力量,我想:我一定要堅持到底,絕對不能松手……爭取勝利,絕對不能輸給對方!大家齊心協力,步調一致,瞧,那系著紅色布條的繩子正慢慢向我們的反向移。就在這時,對方的最后一位隊員“噗”的一聲,雙膝跪倒在地上了。瞬間,繩子晃動起來,只見對方隊員像失去了重心似的,一個個站立不穩,有的一下子坐在地上,有的身子向前撲去,有的坐在后面隊員的腳上。就在此時,“嘀嘀”一聲哨響,我們勝利了!此時此刻,我們歡呼,我們跳躍,我們的歡呼聲縈繞在整個校園的上空。
同學們笑啊,跳啊,議論啊,都為今天的勝利而高興。而且大家都明白了:好成績不是靠一個同學奪來的,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
點評:
文章寫得不錯,選材好,注重場面描寫,寫出了拔河比賽的緊張激烈的場面,點的刻畫,面的結合,恰到好處。巧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寫出了“我們班”的拔河隊員,個個生龍活虎,摩拳擦掌,那一股團隊精神更讓人拍手叫絕,再加上拉拉隊的側面烘托,“我們班”更是如虎添翼!精彩!
作文的生命靈魂要求文章具有真情實感、見解獨到、形式新穎、語言優美。所以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須提升其生命靈魂,達到文如其人的境界。讓學生喜歡寫日記就等于教會了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指導學生寫日記,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那么,如何讓孩子寫好日記呢?
一、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當然也學不好語文。”素材是寫作的基礎,而素材的來源就在于廣泛地閱讀和生活的積累。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的生活經驗少,觀察能力較低,想象力不太豐富,一提起寫日記,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話可寫,要么是記流水帳,要么是幾句話敷衍過去,寫得很平淡,無具體內容。根據大綱要求:“作文教學要從內容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有意義的內容寫自己熟悉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又擴大了孩子的寫作范圍,對校園里,上學、放學路上或家里發生的事情,進行指導,這就每人有了每人的寫作對象,避免千篇一律,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這樣,他們將日常生活中的事,毫無拘束地寫了出來。
二、提出寫日記的要求。
在學生有了寫作素材后,要對寫日記逐步提出幾點要求:首先是要求有條件的學生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大部分同學興趣高,日記內容寫得好,但也有少數同學名義上是一篇,卻兩三句一筆帶過。于是,我又要求篇幅的長短,并且由少逐步增至400字以上。這就逼著他們將日記寫得生動、具體,而且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大話,不虛構內容。
三、層進式引導
首先日記選擇的內容要具體,不要空洞,要貼近孩子的生活,先從孩子喜歡做的或玩的事人手,然后就某件事引導學生,如:剛才你和誰玩了什么?在哪里玩的?什么時候玩的?先怎么玩的?再怎么玩的?玩得好嗎?什么時候結束的?注意:這些問題不能一口氣問到底,要問一段,讓孩子寫一段,逐步加長,以后養成寫的習慣后一篇日記就可以一下子完成。在引導的過程中不是引導孩子關注詞語的組合,而是讓孩子回憶游戲的經過,形成“做事——觀察體驗——口語表達——文字表達”的習慣。
總之,只有用心去做,用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用美好激發學生的興趣,用規律規范學生的習慣。相信會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使文字表達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
附:學生優秀日記
一場籃球比賽 范治超
10月5日 晴
下午最后一節課,也許是因為下課將舉行籃球比賽的原因,同學們個個都有些心神不寧的感覺,畢竟(2)班的實力也不容小視。同學們都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不知從哪里露出一絲風聲,說:“前天(2)班把(3)班打個落花流水,(3)班全無還擊之力,簡直是以卵擊石,小菜一碟。”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直打哆嗦。
第一樂章
終于下課了,同學們像火箭似的跑去籃球場,觀看比賽。開始比賽了,籃球場頓時沸騰起來,有加油聲,有吶喊聲,全都回蕩在人山人海的籃球場上。噫,(2)班的人把球搶了過去,往前進攻,趁著我班同學不注意,來了個令全場人都拍手叫好的三分球。全場之中,恐怕也只有我班一言不發了。“好一個三分球!”我暗自說道。這次輪到我班接球了,可惜,前進了一小步,被一只攔路虎攔住了。忽然,背后出現了一個小矮人。是誰?原來是我班的調皮搗亂鬼張大壯。他靠身體的小巧,身手敏捷,穿過(2)班高大球員的臂下,前進個幾分,一投,哇,中了!又是一個三分球。全場更加沸騰了。我想:好在有他投中的球!經過剛才一番拼搏,兩隊比了個平手。
第二樂章
下半場開始。不知是因為換了場地,還是怎么的,我班一上陣,就撿了個彩頭。球落在了我班隊員上,剛想投球,可惜!被人看穿了,被一個高個子一拍,球掉了。我想:準被人搶走了。只聽見同學直喊“加油”“加油”,我就納悶了。怎么搶球的不是自己班還這么高興呢?帶著疑惑之心,我抬起了頭。哈,是我們班的大個子。我頓時傻了眼,只見他做出一個想投球的假動作,全場屏住了呼吸,好像連空氣也被凍結了,一切一切都停止了。看到如此情況,對方上前搶球,不料,大個子竟把球扔到了另一處——我班另一個同學手上。趁對方還未回過神來,把球投進了籃球框中,球在鐵框上面不停地轉,所有的人都停住了,目不轉睛地望著球的運轉。呼,一聲長噓,球終于投中了。所有人心里的石頭都“咚”的一聲,落在地上了。一聲哨響,比賽結束。我班以102比99最后12秒決殺對方!
比賽尾聲
比賽雖已結束,可有大部分人還在議論,說:“(1)班真是太棒了,既懂得團結,又懂得‘聲東擊西,將對方迷惑了,打倒了,真是了不起啊!”
通過這一次籃球比賽,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籃球比賽要想取得勝利,班內團隊合作精神相當重要!既要班內團隊默契配合,又要懂得打球的戰略戰術,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對方!
點評:
文章寫得不錯,借助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寫出了籃球比賽的激烈場面,還運用小標題,使文章層次清晰,小標題形象有趣,很精彩!
指導教師:左變萍杜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