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廣東黨組恢復,旋即派遣黨員回海陸豐恢復組織活動。“七·七”事變發生后,中共地下黨團結愛國青年在海城召開“海豐縣青年抗敵同志會”成立會議,掀起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在陸豐,除黨組織的青年抗日同志會外,還有上級黨領導的海陸豐旅港同胞回鄉服務團、東江華僑回國服務團海陸豐隊,黨又領導東海鎮青年成立了一個簡稱為“動工團”的救亡團體。
1940年3月,曾生和王作堯率領的東江抗日游擊隊東移海陸豐,8月部隊在海陸豐人民密切配合下安抵抗日前線惠東寶。東移部隊給海陸豐人民留下革命種子,同時留下武裝。接著,在海豐的大安峒成立了以張建南為首的抗日隊伍——惠海行商自衛隊,又稱海惠行商護路隊。
1945年1月,海陸豐兩縣城及東南沿海地區再次淪陷,東江縱隊以獨立大隊為主力,挺進海陸豐,并于同年2月,組成第六支隊,委任葉基為支隊長,鄭重為政委,郭堅為代理政治處主任,在海豐大安峒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六支下屬各個大隊在斗爭中發展,隊伍迅速壯大,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爭,累挫日寇。
經過八年抗戰,汕尾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全國人民一道,卓絕艱苦,浴血奮戰,終于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