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95%的地區都是革命老區,現有老區人口292萬人,2008年以前人均年收入僅3848元。2008年,省委省政府兩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后,汕尾各級黨委政府迅速行動起來,掀起了一場革命老區建設新高潮。市領導分頭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到各縣(市、區)老區鎮、村調研,傾聽老區群眾呼聲,共謀老區發展大計,同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老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據統計,從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汕尾市共投入老區民生建設財政資金9.78億元。調撥專款2.1億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扶持農田水利建設資金620萬元,下撥扶持“兩不具備”老村莊搬遷專項資金858萬元,扶持老區農民技術培訓、項目互助和農村勞動力培訓等資金3000萬元,發放城鄉最低保障資金3.69億元,扶持老區鄉鎮衛生院改造建設資金1.18億元……
“這些資金的投入,幫助老區解決了很多困難,大大促進了老區的建設和發展?!鄙俏彩欣辖ㄞk主任彭家精告訴記者。
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使汕尾老區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市有62個鄉鎮(場)、876個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底化公路,有1054個自然村實現了村道硬底化;已開通班車、公共汽車的有695個建制村;全市村村通電;完成50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82.9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老區特色農業發展方面,全市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25萬多畝,年產值21.5萬元,已基本形成了山區以果、茶、林和中藥材為主,平原地區以糧食、蔬菜、花卉為主,沿海地區以水產品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的產業經濟帶。到目前為止,新增省龍頭企業2家,市12家。
老區村莊搬遷和低收入住房改造方面,2008-2010年共完成“兩不具備”老區貧困村莊搬遷38個自然村884戶4134人;2009年以來,共完成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任務5461戶。
老區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全市有18個村被命名為“汕尾市首批生態文明村”,擁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5處,市級12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市級9個。
“汕尾各級黨政始終把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采取了‘雙融雙建,雙掛雙聯,雙問雙責等措施,采取扶貧開發促老區建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老區建設步伐?!闭勂鸱鲐氶_發“雙到”給老區帶來的變化,彭家精感觸很深。
據介紹,2009年汕尾列入扶貧貧困村的有249個,23710戶,116489人。自開展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以來,汕尾按照“政府主導,部門支持,群眾參與”的發展思路,創新“四有”幫扶模式,即縣有龍頭,鎮有基地,村有項目,戶有收益,改“輸血”為“造血”,積極幫助老區貧困村因地制宜創建種養基地,積極打造貧困村“一村一基地”、“一戶一項目”的扶貧模式,有的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有的采取“產、供、銷”一條龍的形式,解決種養戶的后顧之憂,切實保障種養戶的利益,使貧困戶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逐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截止去年10月,汕尾市共投入幫扶資金7.11億元,落實扶貧項目992個,開展各種勞動技能培訓75928人次,新增勞務輸出26921人,修建硬底化道路1031.13公里,農田水利收益面積19.2萬畝,解決農戶飲水安全80973戶,解決貧困戶住房難問題3770戶,新增低保農戶4002戶,新增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613戶,建設村公共文化衛生設施1232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