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公平”是一個以服裝生產而出名的老區鎮,然而,讓記者沒想到的是,如今這個小鎮的衣服已經遠銷國內多個省市;更令人沒想到的是,該鎮已經在近幾年實現了大變身,過去以手工為主、家庭作坊生產的方式已經實現了轉型升級,目前集約型的廠房機械化生產已成為主流。
公平鎮是如何從一個落后小鎮發展成如今的服裝城的呢?9月14日,記者在汕尾市老促會副秘書長陳秋煥及公平鎮副鎮長王少明的帶領下,走訪了公平鎮,目睹了該鎮的新變化,并參觀了鎮內多家頗具規模的服裝企業。
進入公平鎮,記者看到,一條條整潔的街道、一幢幢高聳的大樓,還有公路邊那一個個現代化的服裝廠……很難得,一個小鎮能有如此規模。“這是一個縣城吧?”我們的一位同行還這樣開玩笑。
公平鎮位于海豐縣東北部,既是廣東省中心鎮之一,也是海豐縣東北部黃羌、平東及鄰縣周邊鄉鎮商品集散地。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距離縣城僅8.2公里。該鎮轄區面積127平方公里,下轄23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常住人口7萬多人,外來人口3萬多人。
據王少明介紹,公平鎮個體服裝的加工熱潮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興起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壯大,逐步形成了以服裝為主導,資源、技術、信息相對較強的產業優勢,并產生了“簇群經濟”效應,使公平從一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3000多萬元的山區農業經濟弱鎮,迅速發展成為生產總值超50億、頗具規模的服裝生產強鎮。近年來,公平鎮先后獲得“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廣東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廣東省城鎮化集成技術應用示范試點單位”、“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廣東省衛生城鎮”、“廣東省文明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等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2011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54.2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7.03億元。
“過去的公平鎮是很落后的,祖祖輩輩靠一把剪刀、一把尺子裁制衣服,每家每戶都有這種傳統習慣。”王少明說,“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服裝業發展,積極鼓勵本地企業做大做強。近年來,鎮里的服裝企業發展速度很快。經過轉型升級,企業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更具規模,更有競爭力。”據了解,截至去年,公平鎮上規模的企業已經達到了20多家,像百斯盾、青鳥、威文服裝有限公司等都是頗具實力的企業,其中百斯盾等企業還準備上市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平鎮正圍繞“建設一個新公平”和“粵東服裝城”,打造“中國公平服裝”、“中國褲業之鄉”區域品牌和汕尾市“綜合實力第一鎮”的奮斗目標,規劃到2020年鎮區面積擴至20.47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21.39萬人,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海豐縣東北部山區加工業中心、物流中心、商業中心,成為海豐東北部地區名副其實的“中心城鎮”和粵東地區乃至全省著名的服裝城。
王少明向記者坦言,公平鎮在發展崛起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企業用工、招工難,服裝銷路不夠廣,服裝市場發展配套設施不健全等等。
“接下來,我們鎮將按照‘一路、一河、一園區的發展戰略,進一步打造大型的服裝園區,并完善服裝市場的配套設施。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各部門的支持之下,公平鎮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對公平的明天,王少明充滿信心。